而鄉(xiāng)里面的那些工人們,一個工人養(yǎng)活一家五六口,多的甚至七八口。
想要買自行車錢也不夠。所以他們就想著盡快把東西賣出去。
“那也行,自行車和縫紉機(jī)給我吧?!?br/>
“完事軍大衣再買一件。剩下的給我點糖票,付食票吧。”
李云峰回憶了一下,好像前世聽爺爺說過,七三年下半年自行車啥的又恢復(fù)票據(jù)了。
想買自行車就需要自行車票,縫紉機(jī)的話,縫縫補補還是非常有用的。
現(xiàn)在誰家也不能年年買新衣服,大家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
而且買衣服買成品的也少,都是買布回家自己做去。
能省下不少錢呢。
“得嘞,這就給你拿!”
“我們公社派人給你送回去!”
聽到李云峰愿意買自行車和縫紉機(jī),公社的工作人員笑的合不攏嘴的。
一千塊錢,這么一會的功夫就花的一干二凈了。
換到了一輛自行車,一臺東方紅牌縫紉機(jī)。
五斤大白兔奶糖,二斤鹵牛肉,還有兩丈布,兩個洗臉盆和一個喝水用的大水壺。
還有二十斤大米,二十斤白面,一件全新的軍大衣。
這些東西,加起來一共三百塊錢。
剩下的七百塊錢,公社給李云峰一百張石棉瓦,七萬塊紅磚。
還有足夠的玻璃,讓李云峰反欠下公社八百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