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駕親征,是當朝皇帝陳璟冥思苦想幾日后,所能想到的應對“霍無畏稱帝、襄陽叛軍南征”最好的辦法。
如果說,前一段時間陳璟在朝堂之上,將以死勸諫的禮部尚書張鶴齡一行三十名文官,通通打入刑部大牢待審,是皇權(quán)一次小小的任性;
那么,他此番決定要御駕親征、親自平叛,便是想要在皇權(quán)之上,用自己的文治武功徹底征服朝中文武百官。
陳璟心里很清楚,他雖貴為大唐皇帝、九五之尊,但朝中的很多大臣都對他這個藩王出身的皇上貌合神離,陽奉陰違。
尤其是,當他將把持朝政的宰相嚴檜,發(fā)配到襄陽前線督戰(zhàn)之后,朝中嚴檜的黨羽更是處處同他作對,讓他難堪。
面對如此內(nèi)憂外患的朝堂局勢,陳璟終于下定決心效仿太祖皇帝陳懷安御駕親征,以軍功來堵住朝堂上的悠悠眾口。
若是,那禮部尚書張鶴齡還在朝堂之上,定會站出來勸諫陳璟三思,那御駕親征、行軍打仗可不是兒戲,搞不好是要丟了小命的。
但,現(xiàn)如今朝堂上敢于站出來說真話的官員,全都在刑部大牢面壁思過待審,留下來的除了是些碌碌無為的庸才,便是宰相嚴檜的黨羽。
這些人,巴不得皇帝陳璟趕緊御駕親征哩!
尤其是那些接到了宰相嚴檜密信的朝中黨羽,當即察覺到此乃廢黜皇上、另立新帝的天賜良機,趕緊站出來拍馬屁。
“皇上圣明!”
兵部侍郎梁志軍第一個站出來,一邊高呼皇上圣明,一邊為皇上鼓勁打氣道:“皇上若是能御駕親征,定能鼓舞三軍士氣;”
“三百年前,太祖高皇帝每逢大戰(zhàn)勢必親征——”
“六征漠北,封狼居胥,打得突厥人五十年都未能恢復元氣,一百年不敢覬覦中原;”
“遠征西域,三十六國盡數(shù)臣服,從此確保西域絲路百年通暢;”
“西征阿拉伯帝國,回紇黑虎城一戰(zhàn)大破80萬阿拉伯大軍,徹底奠定了我大唐王朝乃當世第一帝國的地位;”
“東征高句麗......”
梁志軍情緒激動,慷慨激昂的細數(shù)大唐王朝開國皇帝陳懷安的功績,著重突出太祖高皇帝御駕親征對三軍士氣的提振作用,引得朝中文武頻頻點頭附和。
就連,龍椅之上的當朝皇帝陳璟,都聽得有些熱血沸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