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的某個春日,當我打電話告訴國內(nèi)的家人我辭職了,終于可以回去多住一段時間,那邊既興奮又震驚的復(fù)雜反應(yīng),即使隔著半個地球,也準確無誤地傳進我的耳朵。
相對于老媽的無語、兄弟們的驚訝,一向性情溫和的嫂子態(tài)度激烈。她認為女人要自立,不能因為有了孩子就放棄事業(yè)。她擔心我會變成黃臉婆,甚至假如—就是假如—遭到丈夫拋棄,將會變得一無所有。
盡管這類說法我耳熟能詳,真的聽到了,還是挺難過的。如果擱以前我早跳起來了,但仍坐等她說完,然后表示我理解她的出發(fā)點,只是我有更充分的理由。盡管不能被完全說服,他們也只好“但愿如此”了。
我媽是物理老師,教了幾十年書,很受人尊敬。記得小時候誰家媽媽沒工作,便被稱為“家庭婦女”,也就是沒文化的代名詞。怎么也沒想到,我有朝一日竟也淪落到與她們?yōu)槲椋⑶覙反瞬黄!?br/>
美國全職媽媽的普遍與國情有關(guān)。首先法律規(guī)定兒童不能單獨留在家里,因此小學生脖子上掛鑰匙的事情就不可能發(fā)生了。這里私人保姆價格昂貴,全日制托幼機構(gòu)不占主流,學校放學時間也早,還有大量需要家長參與的活動,以及眾多的節(jié)假日和漫長的暑假。如果夫妻雙方全職工作,照顧家庭便壓力山大。
我就遭遇了這種狀況。盡管兒女雙全,合成了一個好字,但先生是位工作狂,想啃老也沒口福,時常陷入疲于奔命的狀態(tài)。老二曾因哮喘,一度需要吸入霧化藥劑,一天我下班奔回家中,映入眼簾的是保姆正閉目養(yǎng)神,噴藥的面罩歪在孩子的耳朵旁,而不是固定在鼻子上。這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我想回歸家庭了。
因為不論是工作還是家庭,自己都不能全力以赴,每件事都做不到足夠好,心中非常不安。多年來又讀書又工作,先弄北京戶口再換美國綠卡,還制造出兩個人,片刻不閑。趁尚無須為火星身份而奮斗,少份工錢還撐得住,一直篤信勞動最光榮的我,腳板抹油開溜了。
待在家里最大的益處是有時間,不必擔心老板和限期,能精心照料小的們飲食起居,并任由他們盡情玩樂??梢匀ス珗@蕩秋千,跟小朋友分享玩具,在圖書館看畫報,也可以參加各種文娛活動。芝加哥有頂級的動植物園,水族館,自然、天文、科技等各類博物館,以及美術(shù)館、音樂廳、影劇院等,設(shè)有適合不同年齡段兒童及童心未泯的童媽的項目,因此我們的足跡遍布這些地方。
或者到山林間去露營??梢允且惶欤部梢允侨逄?。徒步完畢,看他倆拖來干枝,點上篝火,小臉抹得黑不溜秋,開心地吃著自己烤的熱狗。折騰累了,就在帳外浣熊的打斗聲中入睡,間或被遠方的狼嚎驚出噩夢,終在蟲吟鳥鳴的晨光中醒來。
遠的地方我們也去逛。比如在阿拉斯加看三文魚和雪橇狗,在加勒比??窗咨碁┖妥貦皹洌邳S石公園看會偷東西的烏鴉和狗熊……
我自大學畢業(yè)離家至工作出國,一晃二十載,每次都來去匆匆,辭職后再不用理會請假的事情,我天天放假,陪伴母親,探親訪友,游歷祖國的河山,使孩子們對中國建立起感情。有趣的是,由于我無業(yè)游民的身份和愛使用信用卡的習慣,親朋們總怕我不夠花,有事沒事就給我塞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