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姓呂,所以家中兄妹幾人自然也姓呂,這是我從小就牢記的。古語說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任何情況下都不可擅動自己的真名實姓,更可謂金科玉律。不過沒想到的是,姓了四十多年的呂英文拼寫lu,我哥的姓卻被活生生地改掉了。
故事源起三年前的年底,我邀請在國內(nèi)的家人來芝加哥過圣誕節(jié),并給他們預訂了美國航空公司的機票。但他們因故無法成行,計劃只好暫時擱置。因我所購機票為不可退款類,所以行程變更拿不回現(xiàn)金,不過扣除少許手續(xù)費后,余額仍歸原乘客賬號所有,一年內(nèi)有效,實際沒什么損失。當他們確定了新的來訪日期,需重新買票時,我才發(fā)現(xiàn)我哥賬號上的這筆錢出了問題。
我姓呂,我哥當然也姓呂。我第一次買票填他的英文姓氏時寫的是lu,自然沒有錯。但這世界變化太快,我事后才得知,呂的拼音不久前在中國被改成lyu,我哥剛好申請了新護照趕上潮流,所以英文姓氏就變成了lyu而不再是lu了。
第二次買票時,我牢記以新近正確的lyu來填寫,不料卻被航空公司拒付原lu姓名下的票款,理由是該錢不可轉(zhuǎn)讓。盡管我不厭其煩地解釋,并表示可提供新聞報道作為依據(jù),但客服堅持說如果沒有正式法律文件,lu和lyu分明就是兩個不同的人。
拖了幾天,眼看票價不斷上漲,我的心煩程度也與日俱增,甚至后悔沒直接以筆誤為借口,那樣的話,對方可能還容易接受一些。后來好不容易聯(lián)系上一個經(jīng)理,又啰唆一番事情的原委,他好像充耳不聞,跟我有了下面一段真實的對白:
“你哥最近被人領養(yǎng)了嗎?”
“領養(yǎng)?他都48歲了!”我非常迷惑。
“女士升調(diào),女士降調(diào),這不是我要問的。我不需要知道他的年齡。我的問題是:他最近被人領—養(yǎng)—了—嗎?”
“嗯,我想他沒有?!蔽依蠈嵒卮?。
“你想重調(diào)他沒有?”
“不,我什么都沒想。我的意思是,我確定,他沒有被領養(yǎng)。”
“謝謝。那么他最近結(jié)婚或者再婚了嗎?”
“不,他沒有,仍然是原來的老婆?!蔽覍W乖了,斬釘截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