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這是豫章送來給你的。”一個老者指揮著家仆將豫章送來的許多東西歸置好,又指了指其中的一個匣子,讓一旁的孫子收好。
老者的孫子是個十多歲的少年,穿一件朱膘色直裾,雖然年少,卻有一股英姿勃發(fā)之氣。此時雙手接過匣子,恭敬道:“謝祖父?!?br/>
抱著匣子,少年走出了院子。外面是漂亮的花園,此時春色正好,是一年之中最宜人的時候——這里是荊州蔡氏的家宅,家族興旺了許多年,家宅不斷擴大,逐漸在城中占據(jù)了半條街之多!光是從祖父居住的主宅回到自己的住處,都要繞許多時間!
荊州從很早以前就是開發(fā)程度很高的地區(qū)了,漢時有天下五都,其中荊州南陽正是其中之一。而在南方逐漸被開發(fā),越來越重要的如今,荊州的重要性也是一年賽過一年這里正是中原眺望南方的門戶呢!
古時,天下所指即是中原,生活在中原的人知道中原以外還有廣袤的土地,但他們并不在乎。因為這些地方對于他們來說都是窮山惡水、生活著不開化的野人,根本沒有必要去占領(lǐng)!
此時的天下,中心在洛陽!因為從地圖上來看,洛陽位于比較中心的位置,同時交通上呈現(xiàn)出四通八達之態(tài)!
而在華夏的地理含義越來越往外擴散的如今,天下真正的中心是南陽才對!
這大概也是歷史上諸葛亮能夠在南陽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的原因之一吧南陽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天下各處的消息都會匯聚而來。
隨著荊州越來越富庶、越來越重要,這里的豪族自然也就越來越有影響力!只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發(fā)跡較中原太晚,又或者這里流動性太強,荊州的勢族高門很多都是從中原地區(qū)遷來的。
此時的荊州勢族以龐氏、蔡氏、蒯氏、諸葛氏、劉氏、黃氏六姓為首,其中諸葛氏和劉氏都是北來的。只不過這些現(xiàn)在說來也都是老黃歷了,畢竟落戶荊州這么些年,六姓之間互相通婚,早就已經(jīng)結(jié)成了利益共同體。
哪里還分南北!
蔡弘毅正是六姓之一的蔡氏子弟,不過他不是在南陽長大的,而是在豫章。他四歲的時候就隨父親上任豫章郡守,在那里呆了六年,等到父親因為得罪江州刺史而免官,這才回到南陽。
父親在豫章時受到南昌羅氏的優(yōu)待,兩家交往頗為密切,他也因此認識了一些羅氏子弟。
其中最為投契的羅丘,直到他回到南陽,依舊還有書信往來。只不過隨著年紀漸長,再加上南陽到南昌的距離,關(guān)系也漸漸淡了,再也沒有兒時那樣親密了——他有時候會忽然覺得,他們之間沒什么可說的。
這次忽然收到對方的來信,蔡弘毅是有些意外的。
回到住處,打開匣子,最上面是一封信,下面則是一些文稿之類的東西。他不忙著看那些,而是裁開了信封,細細起來。
信里面的內(nèi)容其實乏善可陳,就像以前一樣,說的都是一些蔡弘毅不感興趣的東西——應(yīng)該說,那些東西蔡弘毅以前是感興趣的,他小時候貪玩兒,喜歡各種游戲,愛聽奇聞異事。而回到南陽,受到祖父親自教導(dǎo),這才不過兩年時間,他就好像脫胎換骨了一樣。
有時候他甚至會覺得,根本無法理解小時候的自己,為什么會喜歡那些東西?
不過,在信件的最后提到的事情引起了蔡弘毅一點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