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趙構自己是沒有生育能力的,也沒有后代,所以他對于誰繼承他的皇位,并不是太敏感。
他對于繼承者的要求很簡單,別威脅到他的皇位,別給他折騰出一些難以收場的事情,足夠孝順、聽話,就可以了。
而這樣的要求并不容易達成,所以他對于迎回趙佶和趙桓一直都有一種極為矛盾的感覺。
直到趙桓的死訊傳來,他終于從那種矛盾之中解脫出來,于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為了血脈之情流了一次眼淚。
這是第一次,或許也是最后一次。
事實上,在群臣要求他安排繼承人這件事情上,他也從最開始的抵觸到現(xiàn)在能夠坦然接受了,隨著時間的流逝,趙構漸漸覺得自己精力不濟,對于皇位也沒有早些時候那么的執(zhí)著。
他覺得只要能選擇一個孝順的、不會惹事的人來做皇帝,哪怕他退位做太上皇都可以。
反正擔驚受怕那么多年,他也想要離開這個位置,好好的補償一下自己,讓自己度過一段悠閑的不需要擔憂生存的生活。
于是他已經(jīng)準備從兩個皇子之中選擇優(yōu)秀的一個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結果這邊剛準備動手,那邊就有趙佶十個兒子、自己的兩個哥哥八個弟弟要回來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讀書族小說網(wǎng);https://kpc.lantingge.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