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已經(jīng)先在滑州見過岳飛,不用再做郊迎的大戲,事實上趙桓先回京,把凱旋而歸的重頭戲交給岳飛,就已經(jīng)是用心良苦,不然他好歹是大宋皇帝,萬眾矚目,是肯定要搶走岳飛風頭的。
不過也或許是趙桓有自知之明,沒琢磨出穩(wěn)穩(wěn)勝過滿江紅的詞作,所以沒法相得益彰,還是不要湊熱鬧了。
他選擇在大慶殿外等著岳飛。在他的身后,首相李綱,張愨、張叔夜、張邦昌、吳敏,趙鼎,陳過庭,等等重臣,一個不缺。
“鵬舉,去拜祭陳老了?”
岳飛頷首,“臣向恩師以及諸位英靈訴說了此戰(zhàn)之功?!?br/>
“很好!”趙桓笑道:“從今往后,這件事要成為定制,出征凱旋,都要祭拜英烈,他們以身殉國,保衛(wèi)江山社稷,生而為人,死后為神,英靈在天,庇佑蒼生,我大宋自可以無往不利,所向披靡,痛飲黃龍之期不遠矣!”
趙桓說完笑呵呵拉著岳飛,步入了大慶殿。
以李綱、李邦彥等人為首的文武重臣,悉數(shù)落座,寬敞的大慶殿,足以容納群臣。
令人訝異的是今天的大慶殿,分外奢華,密集的燈燭,金銀餐具,便是桌上的菜肴,也極盡完美。
別的不說,竟然有來自長江的鮮魚……要知道離了水的魚可是很容易死的,為了保證新鮮,需要用豬油封住魚兒,然后不斷加冰塊,一路疾馳,送入開封,要求從離水到餐桌,時常不能超過十二個時辰。
這一條魚的成本,就要二十貫錢以上。
放在靖康之前,絕對算不上什么,可是眼下這個時候,卻是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李光盯著面前的山珍海味,精美菜肴,竟然以衣袖沾著眼角,抽泣起來。
他這一哭,頓時不少人都放下了筷子……暗暗嘆息,該來的還是要來!
有關(guān)財政的事情爭了這么久,趙桓在白馬津躲著不回京,早就積累了足夠的矛盾,不借著慶功宴爆發(fā)出來,那才奇怪呢!
現(xiàn)在就看這場君臣交鋒,到底結(jié)果如何了……臣子和天子,毫無疑問,天差地遠,沒法相提并論。
但卻不意味著和天子爭吵,就一定會輸,事實上敢于犯顏直諫,還往往能獲得輿論同情,在權(quán)勢上輸給天子不丟人,只要能贏得百姓同情,便是贏了。
這也是李光先是跟岳飛講那些話,接著又哭泣的緣由。畢竟岳飛還是今天的主角之一,如果連他都覺得一味求戰(zhàn),不顧民生是錯的,那幾乎可以確定,李光已經(jīng)贏了。
可誰也沒有料到,就在李光吸引了不殺人注意之時,突然有個人哇的一聲,嚎啕大哭,這位哭得那叫一個撕心裂肺,驚天動地,哭得杜鵑啼血,哭天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