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海邊,乍暖還寒,薄薄的涼意入骨幾寸。微風緩緩吹過,波光粼粼的海面蕩起無數(shù)道輕浪。
路上,牛大嬸兒也算心直口快,沒瞞著喬芽,她道出今日這忙確實幫的確實有些目的。
也是權(quán)為了她家那個百年面店想同她做筆交易。
她瞧著喬芽家朝食鋪這幾日生意極好,田老根便同她一頓商量,讓她過來當說客,讓她同喬芽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將自家面條放在喬芽家順道讓她幫忙賣賣,當然也是會出每日的廣告費用的。
說每日給她二十銅錢,也不需要她多么賣力的去吆喝,就只要在外面擺碗熱騰騰的面,如若有人問了,便叫她指個路便成了。
也就是相當于給他家面館出費用打個廣告,畢竟她家來買包子的人多,怎么也可以順上一些。
喬芽剛想答應(yīng),但轉(zhuǎn)念一想,畢竟牛嬸家的面館屬實離自家太近,到時候她幫忙宣傳了,每日花了二十銅板但是去的人少,屆時牛大嬸和田老根肯定得有想法,萬一到時候去的人太多吧,又會影響自家生意,畢竟人嘛,都是有私心的,她又不是傻白甜,還得指著自己賺的錢養(yǎng)崽子養(yǎng)自己,還要供喬一讀書哩。
是以,她搖了搖頭,語重心長道:“牛大嬸兒,也不是我不肯幫忙,只是您這個法子我覺得得益甚微呀?!?br/>
牛大嬸聽她這語氣,心中急了急,“怎么說?”
喬芽扳著手指頭開始盤算給牛大嬸兒聽,“您看呀,一碗面頂多六七個銅板吧,您這一碗面的利潤除去人工,房租可能也就只能賺上一二銅板,完了你們每日還得給我二十銅板,也就是白忙活了將近十碗面的事兒,要是我這兒賣的好,那也好說,萬一放我這兒沒人買,那不也是白搭嘛?白白浪費了二十銅板了?”
牛大嬸兒聽她這么一講,心中確實有些惶惶然,她有些激動猛地一拍喬芽的肩膀,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抽泣道:“那可怎么辦?哎呦呦,田家這百年面館可算栽在我們手里了……”
喬芽自知喬大嬸已經(jīng)收回了方才的要求,心中才松下一口氣。
只要牛大嬸不那么干,她確實還可以教她個法子的。
是以,她湊到到牛大嬸耳根前,低低說了幾聲。
這時,牛大嬸這才喜笑顏開,沉重的心情終于得以緩解。
幫了牛大嬸的忙,她自然對喬芽要找花甲蛤蜊的事兒上心了許多,也沒帶喬芽走些彎彎繞繞的路。
不出半柱香的時間,離漁戶是越來越近。
聽到快要到了,喬芽步伐都輕快了些,拉拽著小喬一一蹦一跳的,別提多開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