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如此完美的暴君生涯,還有一點讓原不為失望的小小缺陷。
那就是目前的工具人還不夠多,導(dǎo)致原不為有時還需要稍稍挪出一些自己的時間處理政務(wù)。
天下各地的書院雖已大范圍普及,但培養(yǎng)人才終究需要時日。
念及此處,為了盡快解放更多的工具人,原不為又作出兩個決定。
其一,允許女子入書院念書,將來同樣有資格參與科舉。
其二,打破官吏之間的門檻。小吏若真有才干,只要做出一定功績,又通過考核,便可晉升為最低品的官員。
這兩個放在以往堪稱石破天驚的動作,如今卻沒有引起太多人的反應(yīng)。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原不為一手開辟龍脈后,新建立起來的人道體系。
他以國運為基,眾生氣運為線,編織了一張覆蓋整個北黎的人道法網(wǎng)。
——于國有功者,氣運加身。損國害民之人,輕者削其氣數(shù),重者萬劫不復(fù)。
而國運,本就來自眾生氣數(shù)。只有天下人人都心向朝廷,眾人一心,國運才會愈發(fā)強大;國運強大,又會反哺天下眾生。首先受惠的,就是在朝中領(lǐng)受了官職,為北黎作出貢獻的大臣。
國運加身,雖不至于諸邪不侵,但身體更加康健,思維更加靈敏,乃至關(guān)鍵時刻趨吉避兇……都絕非虛言。為天下立下大功者,其氣運或許還能福澤子孫后代,使其更加康健或聰慧。
這是任何人都難以拒絕的誘惑。
而要想得到國運加身,不僅自身要為整個北黎做出貢獻,還要盡可能讓天下百姓人人安定,人心歸附,如此國運才會愈發(fā)強大。女子或小吏自然也是天下人中的一員,同樣對國運壯大有益。
與這其中莫大的好處相比,無論是有違祖制,或是某些階級的利益受損,都不值一提。
——許多官員以往只將“民心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此類話掛在嘴上,實際上內(nèi)心并無多少觸動。但現(xiàn)在可算是見識到了這句話切切實實的威力。
得民心便可聚國運。國運強大,不僅是朝中大臣,哪怕是普通百姓,也會因此受益;反之,若是這些大臣還玩以前的老一套,一旦民心散盡,國運不存,甚至某一日王朝走到末路,龍脈徹底斷絕,連同天子在內(nèi),其余百官,上至朝中宰輔,下至微末小吏,都會受到反噬。
是順應(yīng)大勢,從而國運加身;還是背離人心,從此萬劫不復(fù)?這些聰明的大臣自然知道該如何選。
就這樣,以往還會有人推三阻四的各項政策飛一般地落實。整個北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發(fā)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