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點一點臨近,趙王坐鎮(zhèn)大營,帶了一隊禮部的官員,再三確認祭典的流程,從日子到時辰,每一步都盡可能的安排妥當。
只不過禮部尚書李太玄不在,無人能縱覽全局,有爭議的地方,也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后鬧騰著,只能找趙王來裁決,讓趙王來做決定。
可是,趙王懂個錘子的祭禮……
混的久的老油條們,一個個心里不比誰清楚,他們沒禮部尚書的底氣,自然也不敢去擔責任做決定,他們只是例行找個人做出決斷,順便擔責任而已。
趙王當然也知道這些老油條們的作風,可是他卻樂得去做決斷,當這個主事人。
原本的六部之中,唯有禮部有李太玄這位六部第一大佬坐鎮(zhèn),往日里誰的面子都不給,老太子當年風頭最盛的時候,也要對這位大佬以禮相待。
六部大佬,也唯有李太玄的態(tài)度是誰都不支持。
如今李太玄掛職尚書之職,若無不可避免的事情,他不會無緣無故消失多年,大家都清楚,弄不好這位傳奇尚書以后都不可能再出現(xiàn)了。
而偏偏尚書之位一直空缺,看嬴帝的態(tài)度,明顯是不想有人去代替,寧愿空著,態(tài)度堅決,其他人也不敢總是提起。
于是乎,禮部群龍無首,從當年的六部第一,淪落到現(xiàn)在這幅鬼模樣,干個什么事,都沒個能跟其他幾部大佬能平等對話的人。
如今趙王倒是有心,趁著這次機會,將群龍無首的禮部,收入麾下,眼見禮部眾員有心讓他做決斷,他倒也是樂見其成,畢竟,名義上,這次主事之人,就是他趙王。
祭典本身也只是比較繁瑣,而舉行祭典的本意,也不過是例行安撫一下魁山之內隱藏的各個種族的強者。
跟鄰居之間相互問候一聲差不多。
吃了么?最近挺好吧?
問候完之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繼續(xù)誰也甭理誰,誰也別礙著誰。
大體上就是這么個套路,大嬴神朝已經例行做過很多次了,本質上是一次外交活動,表面上卻是祭禮,所以每一次祭典,都要根據當時的情況,做出些許調整。
比如說嬴帝本尊就來過一次,那叫一個霸道,就差指著魁山眾說一句不是我針對誰,在座的各位統(tǒng)統(tǒng)都是垃圾。
縱然這樣,魁山眾卻還是一個比一個老實,有史以來最老實的一次。
可如今,嬴帝本尊不出現(xiàn),前朝蹦跶的歡,連被滅的最徹底的楚朝,都有人蹦出來搞事情,今時不同往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