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尸鱔,在我們這邊并不太出名,更不能見。
泥鰍、鱔魚都有一定的食腐性。
小時候奶奶帶我養(yǎng)蠱時,入門的蠱種里,有有泥鰍蠱,和鱔魚蠱。
就是將死雞死鴨裝在一個孔洞極細的竹篾籃子里,沉入河底。
等三天后子時提出,那雞鴨毛未脫,可腔內全是細細的鱔魚、泥鰍。
因為竹籃孔洞小,鉆進去的都是極小的,這是選苗。
能聞腐而入的魚苗,才有兇性和邪性,才適合養(yǎng)蠱。
提出籃子后,將里面的泥鰍和鱔魚分開,連同死雞死鴨一起,放在一個大陶缸里,埋在屋后槐樹的東北面。
再蓋上蓋子,留一個氣孔,鋪上土。
泥鰍和鱔魚都是沒水也能活的,在陶缸里,以腐爛的雞鴨肉為食,會長得極快。
埋上七天后,再換死豬這些大的,丟入缸中。
這次卻是不留氣孔,直接全部封死,埋上三年,才能重新開缸。
如若里面沒有活物,這一缸蠱就算失敗了。
如若還有活的,絕對只有一條,就是成了的鱔魚蠱,或是泥鰍蠱。
因為最先那些泥鰍、鱔魚是先食腐,可因為一直食物充足,長得很快。
加上同缸爭食的多,本身就帶著兇邪性,會以最快的速度爭食,且沒有節(jié)制。
里面的空氣也會越來越稀薄,空間越來越窄小。
一頭豬也好,一頭羊也罷,會很快被吃完。
等完全沒有食物后,最先會沉睡一段時間,餓到后面,要么大魚吃小魚,要么就是撕咬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