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么來形容他呢?
這么說吧,一些動作比較大的球員,別人會用“骯臟“來形容他們,而“布魯斯-鮑文”這個名字,完全可以用來形容“骯臟”。
對于NBA大部分外線球員來說,這是個足以令他們咬牙切齒的名字。
這段時間的聯(lián)盟,就沒有幾個外線沒在鮑文的手里吃過虧。
下黑手、墊腳、抓陰手、踢襠……
反正是怎么骯臟怎么來!
被他廢掉的球員不計其數(shù),其中最著名的應該是文斯-卡特。
他的爆發(fā)力就是在鮑文一次接著一次的墊腳中消失的。
而最讓人惡心的是:
布魯斯-鮑文在他退役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直接承認他是故意做這些事情。
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這就是下三濫的布魯斯-鮑文!
跳球環(huán)節(jié)到來,蒂姆-鄧肯靠著假動作騙到小奧尼爾,成功搶下了先攻權。不愧是心理學博士,小奧尼爾這個高中生站在他面前,多少顯得有些呆頭呆腦。
托尼-帕克運球過半場,蒂姆-鄧肯替著他指揮隊友落位。
什么叫“親兒子”待遇。
這就是了。
作為一號位,托尼-帕克只需要考慮怎么持球突破,蒂姆-鄧肯需要考慮的就多了,除了個人進攻外,還要替著他組織隊友跑位,替著擋拆。
虛假的“從一打到五”:凱文-加內特;
真實的“一號位到五號位”:蒂姆-鄧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