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問下面的人看明白了嗎,這蒸汽機真的這么厲害嗎?
幾位醉心文學的大臣當然看不太懂,不過大唐人才濟濟,還是有幾個人明白是怎么回事,這蒸汽機確實厲害,可以代替人工作。
“圣上,如果有些蒸汽機以后,就可以讓它做一些人力難以完成的工作,而且最早的火車也是蒸汽機的?!?br/>
“以后往邊境調兵就輕松多了。”
李世民點點頭,讓長孫無忌召集人手,想辦法把制造出來。
大宋
經(jīng)過了斧光燭影,已經(jīng)坐上了皇位的趙二,對蒸汽機也很有興趣,但是上面提到的一些材料,他根本沒法獲得。
天山那一帶確實是大唐的領土,但是離大宋的地盤可有些遠,至于去東南亞帶找橡膠樹,也是困難重重。
不過這蒸汽機一定要開發(fā)出來。
他就不信本土沒有合適的密封件。
“下旨讓全國的能工巧匠過來,能制造出來蒸汽機,我賞他萬兩白銀?!?br/>
大明
朱棣對蒸汽機那是志在必得,因為外國發(fā)明蒸汽機,距離他不過幾百年的時間,這一段時間鄭和已經(jīng)把西方的一些資料送了回來。
他覺得現(xiàn)在西方的科技,還是有些落后大明的。
而且為了以后的發(fā)展,他特意讓鄭和聯(lián)系,看看能不能招一些外國的科學家回來,畢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父皇,這蒸汽機的作用很大,不過天幕上的資料里,也提到了用水驅動的機械,我看這個是比較容易的,不如讓工匠趕造一批?!?br/>
朱棣是想一步到位的,不過既然太子提出來了,他還是同意了。
朱高熾把記錄下來的資料仔細的看了一下,讓手下的人趕緊找個地方,一兩個月內就得把這個東西造出來。
到時候把老二老三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