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時序去世后,崔京妤雖“悲痛欲絕”,但仍堅持為他親自操辦葬禮,一夕之間帝后情深在民間廣為流傳。
因為蕭時序去世的突然,崔京妤肚子里的“孩子”還未出生,一時之間群臣亂了方寸,倒有了群龍無首的趨勢。
承安帝一生有三子,偏生這三子死的死殘的殘,一時之間這皇帝的位置竟無人能坐,不知是誰提起讓崔京妤過繼蕭氏旁支子弟。
就在這時久病未愈的太后重出江湖,她手執(zhí)一明黃圣旨,對這空懸的皇位下了定音。
太后身著華服,崔京妤也站在她身旁,太后讀著圣旨的內容“傳位于皇后之子,政務暫由皇后代理”。
此言一出下方一片嘩然,有人質疑這封圣旨的真實性,畢竟孩子還未出生,是男是女都未可知,在他長成的這些年政務都是由皇后代理,那這同把皇位傳給皇后無異。
太后聞言冷哼一聲,大喝出聲“哀家歷經三朝,也是同先祖一同打過天下,此等重事哀家豈能兒戲”。
太后的話還是很有威信的,她此言一出,在場眾人無人敢異議,自此崔京妤便做了這王朝的掌權人。
下朝后,崔京妤跟著太后一路來到了慈寧宮,剛走進殿內便跪了下來,太后見狀倒是沒有扶她,崔京妤結結實實的在地上磕了一個頭,她肅聲道“謝皇祖母成全”。
殿內只有她們二人,太后聞言冷哼一聲,朝著地上的崔京妤道“你好大的膽子,哀家倒是小看你了”。
崔京妤聞言頭低的更甚,她認真的回答道“孫媳自知大逆不道,若沒有皇祖母相助定然會萬般艱辛”。
太后看著跪在地上的錚錚女子,嘆了聲氣道“罷了,你起來吧”,聞言崔京妤抬起頭,太后看著她道“哀家有兩個要求”。
太后直視崔京妤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說道“第一,你既坐了這皇位便要好好的為天下百姓謀福祉,不要讓我蕭家基業(yè)在你手中毀于一旦”。
她的話音剛落,崔京妤便立即起誓“崔京妤以我崔氏滿門發(fā)誓,若辜負天下百姓,便讓我崔家滿門受滅頂之災”。
太后聞言便愣了愣,回過神來她眼中染上悲傷,對著崔京妤道“哀家第二個要求便是讓你留他二人活命”。
齊王被獄卒報復遭受了非人的磨難,此時已經瘋瘋癲癲,恒王也被蕭時序折磨的人不人,鬼不鬼。
崔京妤立即保證“這是自然”,聽到她的話,太后便點了點頭擺擺手讓她退下了。
崔京妤走出殿外,看著蔚藍的天空,萬里無云,太陽也已經升起,春天已經到了,萬物也快復蘇了,她也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