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是領導看中的,內定的班長。而陸天明是全班三十八個學員民主選出來的班長。
究竟誰上誰下,學校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態(tài)度。
讓曹春上,顯然會讓其他學員心里不服。這不利于團結。
讓陸天明上,又是領導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黨校干脆沒有了態(tài)度。
曹春已經簽了名字,如果陸天明再簽上他的名字,就等于學員班兩個可能擔任班長的人,都有了鮮明的態(tài)度。
“簽還是不簽?”陸天明心里急劇地想。
成艷霞說得對,既然大家都只是單方面聽了匯報,卻沒具體去實地考察見證,在材料上簽上名字,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付總拿出來的材料,就是證明他們公司在排污方面做得很好。他們的排污工程,是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
材料當中對群眾舉報、上訪給予了嚴厲駁斥。指出群眾舉報、上訪是受到一些人的蠱惑。目的是破壞山南縣的工業(yè)建設。其心可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