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某地級市去往省會A市的高鐵上,一位長相斯文、戴著眼鏡的青年困得眼皮子打架,頭如小雞啄米,不一會兒,他的身體向一旁倒去,倒在了一位十七八歲模樣的少年肩上。
這少年濃眉大眼,臉上棱角分明,鼻梁高挺,誰看都得說一聲“俊”。
他面如平湖,眼神平靜,有一種與他年齡不相稱的成熟感。
感受到靠在他肩上的那道疲憊的身影,譚雙在內(nèi)心喃喃道:“自己要盡快學(xué)會怎么賺錢,為家里分憂?!?br/>
這個疲憊的身影是自己的哥哥。對于這個比自己大九歲的哥哥,譚雙一方面感覺有些生分,自從哥哥上大學(xué)后他們見面的機(jī)會就很少了。
但另一方面,他一直很佩服這個哥哥。
——譚云當(dāng)年考上交大,畢業(yè)后進(jìn)了大廠當(dāng)程序員,后來出來自己創(chuàng)業(yè),干得有聲有色。
……
昨天下午,哥哥突然打開家門給了譚雙一個驚喜。
“哥,你怎么回來了,這不還沒到過年的時候嗎?”
“真是虎兄無犬弟。我弟弟考上北體了,我不得回來慶祝下?”譚云笑道。
譚雙趕忙接過哥哥手上的大包小包,將哥哥買的菜放在餐桌上,將行李放進(jìn)了那間一直為他留著的臥室里。哥哥的臥室還保持著相同的陳設(shè),窗外的那棵樹依舊青翠、妖嬈。
譚云系上圍裙就進(jìn)了廚房,卻被從臥室出來的譚雙一把拉出來,
“哥,不用你來,我會做飯了,我來?!?br/>
“好,那我給你打下手。”看著這個比自己高半頭的弟弟,韓云欣慰道:“當(dāng)初那個天天跟我后面的小屁孩也長大了啊?!?br/>
兩兄弟一人系一圍裙,在廚房忙活起來。
他們的廚藝均來自去世的父親。父親生前,每次家里有什么好事,必定張羅一桌菜,伴隨著壓軸的紅燒鯉魚上桌,酒再一滿上,老譚家就開飯了。
譚雙打電話給菜市場賣魚的母親,“哥回來了!媽你今天早點回來,再帶一條魚。”
“這小子,回來都不打個招呼!”譚母歪著腦袋接著電話,手卻沒停下,魚鱗嘩嘩飛舞,沒幾下工夫,一條魚就處理好了,裝袋,遞給買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