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縣,緊靠渭水南岸。
在方重勇前世那個時候,這個地方被人們稱為“三秦要道,八省通衢”,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
它東與華州相鄰,是出華山的必經(jīng)之路;南與藍田縣相接,西面過新豐驛便是灞橋,西北與富平縣接壤,北與蒲城縣毗鄰,東北面是大荔縣。
簡單說便是隨便哪里都能去!
守住了這里,便是守住了長安的東大門。
現(xiàn)在外面的雨雖然一直在下,但渭南縣外,數(shù)不清的民夫,正在城外大營附近挖掘壕溝,安插木柵。
渭南縣東塬最北端,是周邊的一處制高點。這里是一個叫“盧段村”的村落,傳言是南北朝時,一個姓盧的大戶,和一個姓段的大戶,帶著本族人在這里居住而形成的村落。
一個姓住村頭,一個姓住村尾,村里的人不是姓盧就是姓段。
如今數(shù)百年過去,物是人非,村中大戶也不再是盧氏和段氏了,但卻依舊叫這個名字。
盧段村便是顏真卿所布置的防御核心地帶,將大營設在這里。
顏真卿明白自己麾下這兩三萬人大部分都是魚腩,甚至是烏合之眾。指望他們打勝仗,便跟癡人說夢一般。
可是不在渭南縣布防,還能在哪里布防呢?難道真要把防線收縮到灞橋?
顏真卿很清楚,如果真要那樣做,長安城內的權貴便會倒戈相向。
與其這樣,不如放手一搏。
“你們幾個,去把那前面的地方挖一條溝,雨水匯聚在那邊,就會變成一條水渠!”
大雨之中,穿著蓑衣的顏真卿對著不遠處停下腳步四周張望,正在偷懶摸魚的幾個丘八大喊道。
現(xiàn)在挖溝,雨停了就會變成一條陰溝,成為進攻一方的阻礙。
那幾人聽到顏真卿的呼喊,連忙走過來打招呼詢問。顏真卿對他們幾個面授機宜,這幾人才不情不愿的到遠處去挖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