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精編的小桌上,置著一個深色的竹木茶臺。被稱茶道六君子的茶則、茶針、茶漏、茶夾、茶匙、茶筒這六樣,一樣不缺亦為竹所制。
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這竹亭中的一切物件兒皆為竹所制。
這云中君也是一奇人!
如此愛沉靜內(nèi)斂的竹,卻反將自己活成了一棵內(nèi)心清寧的松。想想也是,他那性子想內(nèi)斂也是難。
竹常與松為伴,不畏霜雪。可是文人心中的一泓清流,令人癡,令人遠??茨俏娜舜蠹彝踝娱?、蘇軾、鄭板橋,哪個不是竹癡?
王子猷寄人空宅,尚令人種竹。
蘇軾曾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倒是她從未想過,竟能碰上比竹癡更癡之人。相比竹,她更喜松,雖不同卻也不必擔(dān)心與他沒有談資。
若要談及竹與松,梅便不可缺席。
經(jīng)冬不凋的松與竹,再加上耐寒而開的梅,常被世人稱作“歲寒三友”。
這三位老友關(guān)系甚鐵,它們年年歲歲都相約在大雪紛飛的日子里,或迎風(fēng)生長,或靜數(shù)流年,或暗香浮動,分享著歲寒的清歡。
世人愛它們,為其寫詩,入畫,吟誦,只為用那風(fēng)骨氣韻道盡人生種種,種種皆可期。
良木可棲,大美無言,賦予世人對生活永不失望的能力。
就如“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崩畎拙褪峭ㄟ^松柏告訴世人,獨立而不懼,年華尚好,勇敢去做你想做的事,怕什么孤獨終老。
一言道盡了云惠的堅持。
云中君愛竹,云惠愛松。
她所制的松針茶,正好派上用場。
將其煮泡一刻鐘左右,方可飲用。
一人獨飲倒也不無聊,這松針茶可煮泡數(shù)次,且每次口感都略有不同,云惠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