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來的是一支軍隊,楊逸會馬上舉手投降并立刻亮明身份,因為那將是他無法應付的局面。
可如果攻入的人不是全副武裝的軍隊,那么楊逸還是想再拼一把試試的。
所以雖然只有一把刀,但楊逸還是沖向了房門。
一般來說,采用爆炸破門的方式肯定不是暗殺,不是暗殺,那就什么方便,什么好用用什么,所以來的人肯定會用槍。
還有,既然采用破門的方式攻入,那就說明來的人是知道里面有難以應付的對手,所以他們會有心理準備,來應對一場惡戰(zhàn)。
楊逸沒去管窗戶而是先沖向了門,那是因為通常來說就算是同時從大門和窗戶發(fā)起攻擊,但肯定是門后的人比掛在窗戶外面的人更快一些的。
楊逸沖到了門口,一把槍先伸了進來,然后楊逸就和要進來的人相遇了。
是一把手槍。
楊逸矮著身子,抓住了手槍,一刀刺入了握槍的人手臂上。
楊逸的刀短小而鋒利,他沒辦法一刀砍斷敵人的手,但是他有足夠精準的判斷,足夠快的速度,將刀刺入了敵人的麻筋上。
被人用手一掐都會特別疼,現(xiàn)在被刀刺入,握槍的人不受控制的就松開了手,并發(fā)出了一聲大叫。
楊逸的左手順勢一拉,手槍已經(jīng)拿在了手里,但他是握著手槍的套筒,所以他沒辦法立刻開槍。
楊逸拔刀,在敵人胳膊下意識的回收時,他拔出了刀,然后一記膝撞上去,再將刀直刺進了敵人的咽喉。
膝蓋傳來的觸感是對方?jīng)]穿防彈衣。
是的,楊逸現(xiàn)在靠的不是視覺,不止是視覺,還有觸覺和聽覺,是調動了全身的感官,瞬間進入了一個忘我的狀態(tài),現(xiàn)在的他是感知敵人,而不是看到敵人。
采用爆破開門的方式往往能將里面的人嚇住,達到最大的突然性,但問題是楊逸沒有被嚇住,他還始終在全神貫注的防備著有人破門而入,所以,這個遭遇戰(zhàn)的突然性沒在敵人一邊,反而在楊逸這邊。
只憑著一把刀,楊逸解決了第一個人,然后他閃身靠后,右手一滑一抓,以一個極為帥氣而瀟灑同時也是極為便利的動作,握住了手槍的槍柄。
楊逸靠在了門框旁邊的墻上,他沒理會門外的敵人,而是將手槍對準了客廳的窗戶。
一個人抓住繩索飛蕩而入,然后就在他的身體已經(jīng)進了窗戶但還沒落地的一瞬間,楊逸開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