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玉在秦婳樓中紅極一時,算一算也是在劉貴妃死后不少年,可之所以會將她和劉貴妃扯上關(guān)系,也是因為當(dāng)先帝和劉貴妃那一段佳話傳出來時,瑯玉卻剛剛好趕上了這個時機。
劉貴妃是一代才女,雖說流落風(fēng)塵之地,可在外頭的人看來,她從來也沒有向自己的命數(shù)屈服,所以才會成為先帝最寵愛的妃子。
她曾經(jīng)留下的曲目太多,可有大部分都是殘卷,一般人接觸不著,也不能效仿地十分鮮明。可瑯玉偏偏是有這個天賦,秦婳樓得到了這些殘卷曲目之后,她就大致復(fù)原了七八成,再加上自己的一些修改,在皇都之中也算是風(fēng)靡一時。
明明是那樣一個美艷的人兒,出名的卻是那幾首曲子,不得不說瑯玉之所以能在那些秦婳樓的美人里頭脫穎而出,不僅僅是因為她為人圓滑,也是因為正好沾著了劉貴妃的光。
畢竟一個淪落風(fēng)塵的女子,卻能夠成為先帝到死也念念不忘的人,等到在她故去之后,百姓提起她時還是贊不絕口,瑯玉覺得旁人說她像這樣一個人是夸贊,隱隱有些以此為榮的意思。
可如果說眼下的時光能夠溯回到那個當(dāng)年,瑯玉必定會砸了自己手中的那把琴,自次以后不再碰任何與劉貴妃相關(guān)的東西,才免于被當(dāng)了這么多年的替代。
但那時候的瑯玉不知今日,當(dāng)她漸漸聲名鵲起的時候,慶寧王也終于是找上了門來。
彼時當(dāng)今圣上登基已經(jīng)有幾年了,慶寧王也因為這些年的境遇變得愈加沉穩(wěn),滿面似乎都是不茍言笑的模樣。
可就是因為這個模樣,再加上他確實是生得俊美,以及這王爺?shù)纳矸?,才讓無數(shù)女子對他神魂顛倒。
瑯玉也是其中一位,只不過當(dāng)時的她自以為是,覺得自己和那些人終究不同,因為慶寧王是主動來找的自己,而旁人都是想攀附而上。
“本王聽說你會劉貴妃生前的曲子?”見到她時慶寧王并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單刀直入問了一句。
來她這里聽曲兒的人,其中有十之六七都是為了曲目而來,這也是她的成名技之一,瑯玉并沒有懷疑慶寧王過來究竟所謂何事。
于是她拿出了自己時常會用的那把琴,放在了他面前的臺子上。
慶寧王卻似乎是有些不滿,微微蹙眉問她“你用琴?”
瑯玉只以為他是覺得自己既然效仿的是劉貴妃,必定學(xué)的是琵琶才好,對于這先入為主的想法也沒太在意,只點了點頭。
“琵琶有琵琶的美妙之處,琴音也有她的優(yōu)美之處,樂器如何,都不能決定一支曲目究竟如何。王爺若是不信我,大可聽聽就是?!?br/>
瑯玉對當(dāng)時的自己有多自信,在這之后就有多么的后悔,她指尖輕輕在琴弦上撥動,目光卻沒有從他那低垂的眉眼之上移開。
直到一曲終了,慶寧王眉間蹙起的那幾道一直也沒有舒展開來,甚至是有些了然。
瑯玉當(dāng)時并不明白,可是此時仔細想想,大約是覺得她確實不如劉貴妃,或者說這世間人模仿了再多,也終究都不是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