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江上,送親的彩船橫旦兩岸。為首一艘船只拋錨啟航,后每并排四艘依次跟上,共七排二十五艘三丈高船,其勢浩浩蕩蕩,盡顯天家恩德。
自然,第一艘船中,坐著的是和親的新娘,大魏的黎陽長公主。
她自被選定和親開始,臨漳城中的那位王妃,便給她喂了藥,不得動彈,是故二十余日,她亦沒有自戕的機會。
而在離開宮殿的一刻,許是藥效減退,她便又可以稍稍動作起來。臨上船之際,她在侍者環(huán)伺的寢殿內(nèi),妝匣里,翻到一枚做女紅的針,還有一團子金線。
針穿著線,刺在大紅的喜服上,倒也不曾被發(fā)覺。
此刻上了船,她便扯了錦蓋,尋了上頭的一片光潔之地,開始細細秀起來。
她繡的是一支并蒂蓮。
今日逆風,船行得慢。
駛出五里,她才打好樣。
十里的時候,她繡完了一片葉子。
她細看了一眼,很好,十四歲時學的技藝,沒有丟掉。
三十里,她開始繡第一片花瓣。
她將錦蓋拎在手里瞧了瞧,金光奪目的色彩,在陰暗的天色里,閃出光芒。是權貴的色彩,怎會有人不愛!
七十里,她繡好了一半。
手中未停,因為她繡得越來越利索了,力氣也恢復了大半。她慢慢覺得生機重新匯入體內(nèi)。
心里突然生出一點企盼,和親便和親,遠嫁便遠嫁,只要活著,萬事皆有機會。
比如歸來,比如杜有恪。
已行出百里之地,若是站在船艙外,回首已不見臨漳城。還剩十中之二便要繡完了。
黎陽想起那個年邁又無鹽的燕國國君,不禁輕哼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