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剛搬到寧波,準備潛心練兵的時候,誰知一隊不要命的倭寇奔著紹興就來了。好不容易得到兵權,本該是他揚名立萬的機會。卻成就了楊長帆。其實楊長帆也很煩,他不想這么早就有這樣的成就。
于是,龐取義受命出征之前,很自然地向上級領導報告楊長帆手上的兵也準備全員投入,即使這樣,為加大取勝把握,還是懇求上級領導支援。戚繼光自然不愿錯過這次機會?;鹚俾受姀膶幉ㄚs來會和,理所應當成為了統(tǒng)軍大將。楊長帆更是毫無私心,深有自知之明,將手上兵權通通交予戚繼光,等于戚繼光可以用別人的兵,打自己的仗,心理上終于舒服了一些。
楊長帆舒服的更多,跟在戚將軍屁股后面,有特七特八護衛(wèi),想找死也難啊。
三股軍隊交匯在一起,各有其制。戚繼光隨身五百募兵軍法最嚴,一路齊整,龐取義瀝海三百眾雖然不堪,可到底是世代軍戶,基本的軍紀也有保障,唯有楊長帆帶來的這二百來號人混雜不堪。
二百人中,多數狼兵出身,此前特七特八領了楊長帆的銀子一人往西,一人奔北,老家前線兩不誤邀募精壯狼兵,稀稀疏疏投來一百五六十,其余則為募來的打手以及江湖人士,他們包括逃亡的軍戶農戶家奴盲流賊寇等等。當時匆匆募兵為了充戰(zhàn)力人數,現在這批人與戚家軍一比,高下立辨,別說行軍,規(guī)規(guī)矩矩走路都很難,見只兔子都能一幫人撲上去抓。
徐文長大考剛過,就算持之不懈再考也要等三年后,暫入楊長帆幕下得以隨軍同行,己方的隊伍與友軍反差太過明顯,搞得他也是愁上眉頭。
二人并馬隨軍前行,徐渭不禁嘆道:“想不到,就是這批人竟勝了鬼倭。”
楊長帆搖頭笑道:“其實真正打起來的時候主要是特七那一批人,其余人多是充軍威的?!?br/>
“若不是虎銃殺得鬼倭措手不及,那一戰(zhàn)還真不好說啊。”徐文長轉而問道,“工部撥的經費要養(yǎng)多少兵?”
“不打仗,不扣餉,足夠三千人?!?br/>
“扣過之后呢?”
“別的不算,只算趙文華那一劫,腰斬一下?!?br/>
“打起仗呢?”
“論功行賞,依戰(zhàn)績算,小仗幾十人個人頭還賞得起,成千上萬就算了。”
“如此算來……公費養(yǎng)一千人較為穩(wěn)妥?!毙煳拈L輕描淡寫道,“至于私兵,戚將軍養(yǎng)多少,你少五百便是。”
“私兵?”
徐文長指著前列的戚家軍道:“你不會認為這是兵部出錢養(yǎng)的兵吧?”
“不是么?”
徐文長搖頭苦笑道:“兵部的錢可沒工部那么富裕,連衛(wèi)所都養(yǎng)不起了,還能給你銀子募兵?此類募兵都是將領自負盈虧。此前滸墅關一戰(zhàn),俞大猷寧可只身領著幾千浙兵去死戰(zhàn),也不愿領著哪怕一個俞家軍便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