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注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后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楊長帆打道回府之時,院中已莫名堆了幾箱子東西,家丁只說是“古月先生”遣人送來的。楊長帆自然不認識什么古月先生,但認識這些箱子,不必多想,古月拼起來就是一個胡字,運送贓物之余,胡宗憲已默默安排送來了自己這份,做事相當周全。
未及細看,又有人前來拜訪。黃斌引路,紹興府幾位有頭有臉做生意的朋友紛紛登門拜見,坐定茶熟,黃斌才吐露了來意。
“楊祭酒……我們跟何永強,可都是面子上的來往,不該沾的事可從來沒沾過……”
黃斌還算冷靜,另外幾位員外官人可就不那么淡定了,無論是五六十歲的老江湖還是三十出頭的青壯,看著楊長帆都有一絲懼怕。
之前他們也是收到何永強示意的,封殺楊長帆,接著就是瀝海的洗劫。
同府同行,同是浙商,按理說該幫一幫,就算不幫,過來探望一下,送兩包藥也是好的,就算連這時間都沒有,寫封信表示一下慰問也說得過去。
可他們一個也沒來,連黃斌都沒敢來。不僅沒來,連口信也沒一個。
再之后,海寇說擒就擒,何永強說倒就倒。
何永強成名已久,網(wǎng)絡(luò)遍及紹興杭州,數(shù)以萬計的布匹也不是橫空變出來的,非要深究,不少人都要扯上關(guān)系,這種時候來個通倭賣國,秋后算賬,誰都扛不起。
督察院操刀的案子,紹興商人自是插不進手,他們能求的也就是近在咫尺的楊長帆。跟楊長帆算是有點交情的也就是黃斌,商人們從不是坐以待斃的。必須主動出擊,這便請黃斌引路,同來拜山頭。
聽黃斌說明來意后,楊長帆也不急。喝著茶嘆道:
“何永強一案,督察院胡巡按親辦,在下也只是協(xié)辦啊……”
“過謙!過謙!”黃斌連連道,“誰不知這事是楊祭酒主持的?楊祭酒說怎么辦,就能怎么辦!”
“你可別捧我!我何德何能?”
“嗨!”黃斌一拍大腿。沖左右道,“咱們也沒別的意思,都是同行,就是湊一起慶賀一下!何永強倒的好??!”
“倒的好!”
“通倭的生意在紹興可不能做下去!”
“楊祭酒不僅是為民除害,也為咱們紹興同行正了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