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妻倆對俞悅說的,不愛吃的東西就不讓小孫女吃的說法沒有發(fā)表意見,俞悅也知道現(xiàn)在年輕人和老人教育理念差距挺大,所以也沒繼續(xù)這個話題。
她繼續(xù)給觀眾們描述她的吃后感:“這個牛肉丸也是很勁道的那種誒,表面已經(jīng)裹滿煮爛了的蔬菜泥。
但是吃起來還是會微微彈牙的,它甚至還爆汁,屬于是咬一口就唇齒生香的那種,根本停不下來。
不過比起我在潮汕吃的,西安這邊的牛肉丸里淀粉好像會多一點,調(diào)味也稍微重口一些。
饃的話在湯里面泡軟吃也是滿口小麥的清香和胡辣湯的復合口感,實在不喜歡這種糊糊狀的食物也可以掰開蘸湯吃,感覺應該也不錯。
如果要讓我總結一下這頓早餐的話,用西安人的話來說就美滴很?!?br/>
俞悅難得和古人趕上同一個早飯點,劉徹看看天幕上那碗胡辣湯我,又看看自己桌案上的朝食,瞬間覺得不香了。
本來他也不是很重口腹之欲的人,但是后世子孫天天牛羊海鮮的胡吃海塞,而他貴為天子,卻能看不能吃。
劉徹直接忽略了每周的交易次數(shù),他還嫌不夠換治國良策呢,偶爾任性一次也就罷了,怎么可能就換點吃的。
況且他堂堂天子,苦苦等七天就為了換那仨瓜倆棗的吃食,說出去不夠丟人的,還是把原材料直接握在自己手里來的安心。
他正胡思亂想呢,門外有人回稟,說霍去病把張騫帶回來了劉徹蹭地一下就站起來,快步往殿外走去。
他仿佛看見一堆好吃的在向自己招手。果然是朕的好外甥啊,不愧是你,劉徹邊走邊我要給霍去病和張騫封個什么官比較好。
天幕這邊,老夫妻倆都被俞悅這句美滴很逗笑了,大爺夸她學得真像,俞悅笑著受了這句夸獎,大媽問她要不要再吃點,俞悅擺擺手說自己已經(jīng)吃飽了。
老兩口吃得慢,俞悅吃完說自己要先走,還要帶觀眾們逛逛西安,老兩口祝她玩得開心。俞悅走之前把飯錢付了。
出來之后,街上已經(jīng)開始人聲鼎沸了,俞悅繼續(xù)沿著導航慢慢走,大概走了十幾分鐘,她遠遠地看到鐘樓一角。
俞悅緩緩地走到了鐘樓下,她的目光被這座古老而莊重的建筑所吸引。西安鐘樓,作為歷史的見證者,承載著千百年來的歲月滄桑。
她仿佛怕驚擾了這尊古建筑似的,輕聲開口:“這里就是鐘樓了,鐘樓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墻內(nèi)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
是中國現(xiàn)存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初建于今廣濟街口,與鼓樓相對,明神宗萬歷十年整體遷移于今址。
建成的時候,它的樓上懸著一口大鐘,用來報警報時,所以被叫做‘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