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俺也一樣。
天幕是聽不到他們的想法了,綜藝還在繼續(xù)播放,扮演宋應星的演員帶著眾人一起讀了《天工開物》中第一卷《乃?!返亩温?。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不能靠著自身長期生存,必須要靠著五谷才能生存下來。而五谷呢,要靠著人種植才能生長?!?br/>
田沁鑫總結:“宋應星將有關糧食生產的《乃粒》放在了整本書的第一卷,表現(xiàn)了宋應星的‘貴五谷而賤金玉’的思想。
我覺得他也是個很有悟性的人,他能夠摒棄功名,回歸到自然,而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自然生長的規(guī)律,天地之間的孕育,所以成就了他寫成《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的《序》里面落款前的最后一句,特別有力量。
就是開頭的那句‘此書于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俞悅是個感性的人,再次聽到這句話,還是差點淚崩。
華夏從古至今,總有那么多的理想主義者,朝著自己的夢想奮進,而最終也是他們的自我成就,讓他們得以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一盞盞明燈,照耀著后來之人。
觀眾們也有許多人和她有一樣的共鳴。
九州一色的霜:唉,都說古代士農工商,農排第二,可從古至今,有幾個農業(yè)學家青史留名的。
草莓奶糖:說得好聽,寫個農書醫(yī)書都得偷偷摸摸的,第一集有伏生護《書》,是大義,可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護著這些“奇技淫巧”呢。
就要芋泥波波:實際上大家都奉行“學而優(yōu)則仕”吧,又有幾個人肯真的醉心于田間地頭,終日與農作物作伴呢。
咪咪是只小貓:大環(huán)境確實不行,在古代要是有人發(fā)現(xiàn)天然雄性不育株就連夜打包帶進皇宮當作祥瑞了。
藍莓芝士多:但是總有人去做啊,我們華夏的民族精神不就是這樣不屈不撓的嗎,總有人會站出來。
明月松間照:是啊,無論時光如何荏苒,這片土地上,總有那么些人,為理想至死不渝,千年暗室,一燈即明。
皇帝們已經無數次聽天幕說到工業(yè)的重要性了,也都明白后世之所以能上天入地,吃飽穿暖,都是這工業(yè)的功勞。
李世民拿到《天工開物》后,就決定抄作業(yè),他把工部又細細分化成了許許多多不同的部門,用韓愈的話說,讓他們專攻自己的術業(y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