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本王,本王要跟他們討個公道,好好的說道說道。
憑什么要收回封王的封地,本王有沒有犯錯誤。
這群人一定是在針對本王,本王要去打死他們?!?br/>
封地是一個親王的身份象征,被剝奪了封地,意味著李慎在親王中沒有了地位。
李慎知道一點,唐朝初期親王是有封國的,而且正在封國是有實權(quán)的。
雖然也是朝廷的官員管理,但是作為封國的親王,說話還是很好使的。
要不然李慎的二十二王叔滕王李元嬰,怎么會到哪里都建滕王閣呢。
用的都是封地的錢還有勞役。
為此,當(dāng)?shù)氐墓賳T還上了折子,說滕王勞民傷財云云。
封地不但是身份的象征,還代表了財富和權(quán)力。
只有到了中唐親王才沒有了封國,只是掛一個名字,遙領(lǐng),沒有實權(quán)不說,還缺少了財富。
李慎不在乎實權(quán),但他最在乎財富。
李慎是一品親王爵,《唐六典》規(guī)定:“親王為正一品,食邑一萬戶”
《唐六典》指出:“然戶邑率多虛名,其言食實封者,乃得真戶?!?br/>
也就是說,李慎的一品親王,俸祿是食邑一萬戶,但是這個一萬戶只給俸祿,但是沒有食邑,是虛封。
李慎有良田萬畝,還有一千五百戶的食實封,在這一千五百戶才是真的食邑,有擁有權(quán)和管理權(quán)的真人。
不過李慎已經(jīng)很多年都沒有領(lǐng)取俸祿了,也就是那食邑一萬戶跟李慎已經(jīng)沒什么關(guān)系了。
現(xiàn)在李慎手里也就只有那朝廷的萬畝良田和這一千五百戶食邑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