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叫天下人知曉,沈大人其實不壞。
這時候大家才知曉,原來沈大人不是佞臣啊,只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沈大人為了撥亂反正,自毀名聲潛伏在狗皇帝身邊,算起來也是個出力良多的大功臣。
升官奉賞的有功之臣還有很多,例如軍師孟化鯉,官職晉升兩級。
南境之行上陣殺敵的故事也是廣為流傳,一時成為家喻戶曉的大軍師,風(fēng)光無限。
又例如裴徹,升了忠武將軍,正四品官,年紀(jì)輕輕官至四品,到底是沾了謝韞之的光,以后若還想再往上升,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以及西營趕來支援的那些將士們,哪怕不是每個人都升官,也得到了不少實際的好處。
廖將軍倒是不降也不升,準(zhǔn)確地來說,宣和帝還沒騰出空來理會他。
廖將軍年事已高,經(jīng)驗有余而心力不足,占著西營主將的位置,也不會再有什么大作為,之后多半是平穩(wěn)告老還鄉(xiāng),將機(jī)會留給年輕人。
他自己也是這么想的,新帝登基自己沒有出力,想繼續(xù)手握重兵不大實際,識趣點的話,就該自己告老還鄉(xiāng),留個體面。
宣和帝本欲封吳先生為國師,但吳先生拒絕了,稱自己還是喜歡閑云野鶴的生活,不喜歡有官身。
既然如此,宣和帝也就未曾勉強他。
有賞便有罰,新帝上位后賞賜出去一大批爵位,自然也雷霆手段地收回了許多爵位。
那都是他還當(dāng)王爺時就盯上的蛀蟲,只恨當(dāng)時先帝護(hù)著,沒能力動搖他們。
現(xiàn)在終于可以秋風(fēng)掃落葉地清理了,自然不留情面。
至于先帝留下的妃嬪,無子嗣者送回本家,先帝行惡,與妃子無關(guān),宣和帝都給了她們一道圣旨,特地令家人善待,或可再另尋夫婿,皆是自由。
有子嗣者在宮外另行安置,雖不如其他宗室過得好,也算保住一條性命。
一時間宮門口來往的車輛絡(luò)繹不絕,都是心疼女兒的人家,來接自家女兒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