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海軍成立了二十多年,從剿匪到國與國對決,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經(jīng)歷了上百次,在東洋、南洋、印度洋縱橫馳騁從未遇敵手,可謂風光無限。’
但也不是萬能的,從袁可立掌管海軍時起就定下了一個規(guī)矩,誰不遵守就要被趕出海軍,沒有例外,被稱為145條款。
規(guī)矩的內(nèi)容很專業(yè)也很簡單,就一條,任何人不經(jīng)海軍參謀部和總參謀長簽字的書面許可,都不能跨越東經(jīng)145度線。
二十多年過去了,能拿到這種許可的只有隸屬總參謀部的測繪司船只。海軍里沒有任何船長、水手違反過,哪怕在北海道海域剿滅海盜,只要他們的船過了這條經(jīng)線,一律不追。
為什么會有如此怪異的規(guī)定,海軍參謀部、總參謀部都不知道緣由。測繪司遠航船只測繪回來的數(shù)據(jù)也都屬于絕密,很少有人能接觸到,更不允許外傳。
可今天皇帝居然要金圭公開講述東經(jīng)145度線以東的信息,這是個很不正常的舉動。如果不是皇帝突然發(fā)瘋了,那就是一貫的政策要改變,大改變!
“不用假裝吃驚,你們心里怎么想的朕很清楚。之前不讓海軍越過145線,是因為朕和朝廷都沒做好準備。
太平洋雖然是地球上最大的海域,但它的風浪不如大西洋和印度洋猛烈,只要不遇上颶風,海況要好的多。
可跨越大洋并不僅僅是為了跨越,最終是要有實際收益的。這個收益不可能在大海里,而是在大海另一頭的陸地上。
那片大陸朕在海戶司課堂里與你們講過,很大、非常非常大。當時帝國內(nèi)部正在全力推廣新政,搞民族同化,外部還沒打通南北兩條商路。有任何一個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所有政策的實施,所以不具備染指新大陸的條件。
現(xiàn)在朕終于把國內(nèi)外理順了,進軍新大陸的條件也就基本具備了。但朕常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在大明,甚至在全亞洲,沒誰真正了解那片大陸。
朕與席爾瓦、奧雅妮、艾斯卡蘭特詳細聊過,他們雖然都在美洲大陸上工作生活過,但只局限于新西班牙總督區(qū),對其它地區(qū)的情況并不了解。
歷次的遠洋測繪,更多還是針對海況、氣候、航線和沿途島嶼。為了避免引發(fā)不必要的沖突,基本沒有涉及到美洲大陸的西海岸。
所以這次朕才派金圭率領(lǐng)兩艘巡洋艦去了大西洋東岸,主要針對沿海港口和各族群做了個基本調(diào)查。歷時一年又三個月方才安全返航,并將所見所聞都帶了回來,功不可沒??!”
對于在座幾位將領(lǐng)的表情,洪濤全部無視。驚愕基本都是裝的,心里指不定怎么偷著樂呢。軍人最期盼的就是打仗,沒有了戰(zhàn)爭就沒有軍功,勛銜和職務也會漲得非常慢。
而亞洲海域里除了奧斯曼帝國還有點海上力量之外,已經(jīng)找不到能讓海軍建功立業(yè)的目標了。歐洲目前肯定不能去,如果能去美洲轉(zhuǎn)轉(zhuǎn)必須是個好消息。
“老金,我代總參謀部、海軍參謀部向你致敬!來吧,說說,陛下都應允了,有什么收獲趕緊拿出來,別藏著掖著的了!”
宇航員從輩分上論起來應該算金圭的同門師弟,眼見小心思被皇帝戳破,馬上收斂了表情包,把火力轉(zhuǎn)向了金圭。只要這次探索的結(jié)果不是負面的,總參謀部和海軍參謀部就來大活了,比當年遠航好望角還大!
“我這次航行一開始是順著測繪船的航線走,從北海道出發(fā)向東北,先到勘察加半島的景陽一號補給站,再到阿留申群島的景陽二號補給站,在第二十四天中午抵達了美洲西海岸,按照地圖標示進入西雅圖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