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火藥的調配對董良來說并不是難事兒。
他當過兵,在兵工廠做過技工,后半輩子又是技校的老師。
這些事情手到擒來,而且他做出的還是顆粒火藥。
只是多了一道工序而已,蛋清和米湯,董良都可以搞到。
硫磺和火硝是買回來的,木炭在營地中有很多。
這座海島上植被茂盛,董良教林本在樹林邊上建造了幾座土窯,這樣燒制木炭不僅僅高效,而且燒制出來的木炭雜質更少。
生活組的人現在忙的腳不沾地,他們也被分成了好幾個小組負責不同的事情。
董良需要大量的木材,他甚至準備在營地的周圍設置一圈木柵欄,建造簡易的防御工事。
光是伐木一項,生活組的人就不夠。
董良不得不組織護衛(wèi)隊員在訓練之余充當伐木工。
火藥倉庫的外面用木頭和茅草圍城了一個可以擋風的院子。
這里成了董良的火器加工場地。
董良的面前鋪著一塊方形的棉布。
他一邊講解,一邊給那幾位華工做示范。
不一會兒一個小型的炸藥包就被董良扎好。
這個炸藥包四四方方,比工兵用的炸藥包要小。
因為董良做的這種小號炸藥包是當做手雷使用的。
他現在沒有條件用生鐵鑄造殼體,只能采用炸藥包的方式做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