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讀書人的尊重來源于大宋百多年的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對鄉(xiāng)老的敬畏來源于華夏千年的宗族勢力。
正常情況下這兩方力量都是不可抵擋的,而兩方聯(lián)合起來的話,哪怕是皇帝也要退避三分。不是害怕,而是不愿意掀起大規(guī)模的亂子。畢竟在文盲眾多的時代里,這些人有著極強的煽動力量。
只是,趙栩卻是深知這些人的危害有多么的嚴重。
若是為了短暫的平緩而選擇放棄,終究無法逃脫王朝二三百年必然衰敗的輪回。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這些讀書人和宗族勢力。不打垮他們,找對大宋的控制只能是浮于表面。
圣旨傳遞到各處軍將手中之后,他們再無顧慮當即發(fā)動起來。全副武裝的軍士們上前大聲喝令擋路的大頭巾和鄉(xiāng)老讓路。
然而這些人享受了這么多年的權力,早就忘記了什么叫做敬畏。面對手持刀槍的軍士,他們依舊是端著架子。大頭巾們呵斥怒罵,甚至還向軍士們吐口水。鄉(xiāng)老們則是倚老賣老,不但責罵軍士甚至還揮舞拐杖毆打軍士。
換做十年前的大宋兵馬,面對這種事情只能是認倒霉。畢竟當時大宋的軍士地位低下,哪里有膽子和讀書人與鄉(xiāng)老作對。
可此時的情況卻是截然不同。
眼下這批軍士都是趙栩一手招募訓練,帶著他們橫掃漠北,平定天下的驕兵悍將。這支兵馬縱橫天下的時候殺的人頭滾滾,哪里會受這種鳥氣。
而且趙栩為了控制軍心,大部分的軍士都是將家業(yè)安置在了完全掌控在趙栩手中的地方。像是遼東,汴梁城周邊西夏河套等地。這些地方都被清理過,沒有這方面的事情。自然也不會畏懼什么讀書人和鄉(xiāng)老。他們的腦海之中只有效忠皇帝的念頭。
面對還在嘰嘰歪歪的大頭巾和鄉(xiāng)老,軍士們當即面色一橫,兜頭就直接用手中的刀柄槍把砸了下來。
大頭巾和鄉(xiāng)老不過是仗著身份橫行鄉(xiāng)里,遇上了不認他們身份的軍士,那真的是一絲一毫的抵抗能力都沒有。
如果趙栩給的命令不是抓而是殺的話,那誰也別想活命。
一夜之間數(shù)以萬計的大頭巾和鄉(xiāng)老被抓捕。頓時就在江南掀起了軒然大波。
無數(shù)人想要涌向江寧向皇帝請愿。只是通往江寧的道路都被大軍封鎖,膽敢強沖的全部被抓起來。
趙栩不在意什么流言蜚語,也不在乎有多少人在背后罵他。抓人之后當即下令將所有有功名在身的大頭巾全部剝奪所謂功名,隨即全部送往遼東安南等地區(qū)做教化事業(yè)。不愿意的,直接改行去修路鋪橋。
至于那些鄉(xiāng)老,則是全部以大逆的罪名關押起來。趙栩愿意花費糧食養(yǎng)他們直到老死為之。
等到江南各地世家大族被抓的抓,殺的殺,流的流。各地的非議也是隨之消失。人都沒了,誰也不會再為他們將自己填進去。
大量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官吏被趙栩派往江南各地,重新整頓田地,分割宗氏家族。依照遼東的成例將各家各戶全部分割。一大家子里除了直系親屬外無論是什么大房二房的全部分別遷移。并且訂立下制度,家中長子之外的孩子heng年之后必須離家獨承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