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盼盼誠然是只實在的貓,雖然她如今暫時在陳均洞府里嚇唬琳姬,但阮慈想到她還是好話多些,有什么事她不好告訴阮慈的,王盼盼就什么也不說,她說出口的幾乎都是實話。譬如關(guān)于器修的幾句話,后來阮慈在《天舟渡》里看到的說法,意思便差不多,如今在《青華秘聞》前注之中,對器修之法,作者的論述和王盼盼的見地也差得不多。
所謂器修,在本方宇宙發(fā)祥于先天靈寶一脈,先天靈寶出世則為道祖,但也無法更進一步,成道超脫。就如同青君,東華劍開辟宇宙、點化清濁,劍靈生出靈智,則為道祖青君,對青君而言,先天便是生之大道道祖,一舉一動均含大道奧義,威能無窮,然而也因此對修道者從無到有的過程一無所知,一出生便執(zhí)掌一道,直到宇宙破滅也只能執(zhí)掌一道,卻是終究沒有超脫的可能。
為求超脫,先天靈寶往往逆推自身大道,拓為經(jīng)書,傳下道統(tǒng),再由弟子循道修行,反證經(jīng)書錯謬,其時幽冥離火道祖還未證道,修道者亦可輪回,有許多弟子轉(zhuǎn)生十?dāng)?shù)次方才成就洞天,而由洞天往金仙道祖的那關(guān)鍵一步,卻不是任何典籍所能傳授,甚至一經(jīng)提起,都會產(chǎn)生可怕的知見障,只能在先天靈寶轉(zhuǎn)世之后,走到那一步時,再去體會了。
而先天靈寶所傳功法,多數(shù)都歸納為器修一脈,便是因為先天靈寶仍不脫器屬,由自身逆推,所解讀出功法泰半多是收集寶材,打磨器胚,一步步提升法器等級,最終使法器達到先天道祖級數(shù),而自身也可拋卻肉身,與法器相合。這《青華秘聞》便是如此,修行第一步,便是由門中師長,為修者度身定做,打造一柄利劍,隨后修者再經(jīng)由種種鍛煉之法,和此劍靈意相合,云云。
在阮慈看來,《青華秘聞》不愧是上古典籍,在當(dāng)今之世幾乎沒有任何用處,因為這修行第一步,打造利劍時,便明確指出需要青君借出神意一縷,以為引子,青君隕落都不知幾百萬年了,當(dāng)世除了東華劍使,沒有人有能力修煉這本法訣。甚至說得過分些,除了她阮慈之外,也沒有人會把這本法訣作為主修功法。
這其中自然是有緣由的,最要緊的一條,便是這秘聞中只說了如何蘊養(yǎng)寶劍,加強聯(lián)系,收集到什么寶材之后又該以什么手法祭煉寶劍,一步步提升寶劍品階,并未提到太多仗劍征伐的攻敵之道,只講煉劍,不講用劍,對劍使來說實在無用,東華劍只余殘劍,想要補煉,怕不是要道祖之能,劍使想要的自然是如何激發(fā)劍中威能,而不是如何將東華劍恢復(fù)舊觀。
想來在上古時,青君門下修士,只是她為逆推大道隨意收取,也許并不用征戰(zhàn),只需安心修煉,寶材也自有人奉上,是以秘聞多煉少修,又或者秘聞只是殘本,正本中自有相關(guān)記載??傊久芈劺?,只有一小部分是指點修士如何通過劍意反補自身,但也是晦澀難明。阮慈反復(fù)研讀了數(shù)遍,勉強看懂,這才知道為什么王真人說這是最適合她的器修功法——這一部分正是闡述修士用劍意提純靈氣,吸納到自身寶筏之中,淬煉肉身、開辟內(nèi)景天地,筑下靈基!
按秘聞原意,修士煉氣筑基,本不必通過劍器,費這番周折,正是為了加強人劍之間的聯(lián)系,很多劍修所謂一口飛劍性命交修,也會在開脈筑基時引入劍氣,不過人家都是因為這么做效果更好,而在阮慈來說,她不能感應(yīng)道韻,卻是非此不能修行,甚至如果不是東華劍這般,從舊日宇宙帶來,根底不沾染本方宇宙因果的靈寶,也無法將精純靈氣從如今的道韻靈氣糾纏的狀態(tài)中萃取出來,恢復(fù)到上古時人人都可以吸納修煉的狀態(tài)。
對知道底細的人來看,《青華秘聞》固然有種種缺憾,但也是阮慈唯一的進身之階,這部功法是非修不可的,而且因為瑯?gòu)种芴烊缃竦木硾r,阮慈只能通過東華劍來汲取靈氣修行,一旦東華劍離身,便會如同謝燕還所說的一般,一身修為付諸東流,就算不是當(dāng)即就死,但活下去的時間也不會太長久。
這種性命交修的法寶,對修士來說就是另一個自己,尋常修士的內(nèi)景天地都在自己體內(nèi),唯獨器修、劍修的內(nèi)景天地,是在自己和本命法寶、本命飛劍之間虛實轉(zhuǎn)換。只要心神聯(lián)系尚在,肉身受傷時,內(nèi)景天地在法寶中化現(xiàn),法寶受損時,內(nèi)景天地便在自身之中化現(xiàn),此法在斗法中妙用無窮,但一旦法寶被奪,那一絲聯(lián)系完全斷去,內(nèi)景天地也會碎裂兩半,受傷極是慘重,就算不是當(dāng)時就死,道途也將從此斷絕,對阮慈來說,要更進一步,沒了東華劍,她也就不能汲取靈氣,將會無從供養(yǎng)元神,會死得和《天舟渡》里所說,誤入絕靈之地的修士一般慘烈。
“難怪謝姐姐說,將來不論我怎么做,她都已經(jīng)原諒了我……”
六年閱歷,已不再是昔日那懵懂幼童,阮慈此時已知道自己當(dāng)時做出的承諾,有多么的不可思議,畢竟她若能活到謝燕還回來的時候,至少也是金丹修士了,修士之能、修士之樂,都遠非凡人所能想象,凡人阮慈的承諾,或許會成為仙人阮慈的枷鎖。便別說仙人阮慈,便是如今,介于仙凡之間的阮慈,讓她來說,若是能活,她當(dāng)然也是不想死的。
《陰君意還丹歌注》,這本意修功法,此時便現(xiàn)出了它的妙用來。阮慈并非轉(zhuǎn)世大能,也沒有什么寶藥,什么前世記憶,卻偏偏夢中上了北胡洲烈陽宗修士常春風(fēng)的身,將他腦中記憶,全都竊為己有,把他體內(nèi)那點粗淺的煉氣修行,也記得清清楚楚——或者甚至不能用‘記憶’來形容,在夢中,她就是常春風(fēng),常春風(fēng)的修為就是她的修為,阮慈是完全知道煉氣四層的修士是怎樣一種感覺的。若是先行修煉《陰君意還丹歌注》,那么,她就不必把《青華秘聞》作為主修,輔修其中諸多法門便可,將來便是把東華劍還給謝燕還,她的內(nèi)景天地也不會碎裂,只要再找到一塊能夠精純靈氣的異寶,照舊可以修煉下去,最多是此后功行無法寸進,但好歹也不會丟了性命。
不過,此道迷霧重重,而且如常春風(fēng)這般的奇夢六年來也就這么一次,若是之后再也不曾做類似的奇夢,阮慈在意修一道的功行將注定只能停滯在煉氣期中,因為真修一路,從煉氣期到筑基期,從筑基期到金丹期,再從金丹期到元嬰期,每一步突破,都必須伴有奇物、奇氣相助,而在瑯?gòu)种芴欤@些器物之中全都含有道韻,運用道韻接引,是不可避免的環(huán)節(jié),她不能感應(yīng)道韻,便無法破境,想要破境,只能仰仗意修功法,還有那虛無縹緲,不知來由的奇夢!
饒是阮慈已經(jīng)歷不少風(fēng)波,此時依舊蹙眉良久,無法決斷,更不知該和誰商量,此時她方才明白柳寄子所說的話——天下之大,如今她能絕對信任的人,也只有不知在紫精山何處做她替身的阮容,還有正在忘憂寺做沙彌的阮謙了。
但這二人的修為也不會高過她多少,阮慈實則仍是孤立無援,她一介凡人,連判斷旁人說辭真假的本領(lǐng)都沒有,上清門中,又不知有多少人和謝燕還交情深厚,想要撥弄她的前路,為謝燕還回歸伏筆。阮慈若要意修,不但不知該找誰護法指點,甚至連任何人都不便透露——也許像她這樣的凡人,也有別的辦法修道呢?也許她只知道器修一道,是因為有人希望她為謝燕還溫養(yǎng)東華劍,令其威能更上一層樓,便于她回到瑯?gòu)种芴旌笳乒苣兀?br/>
思前想后,阮慈也知道此事在此時,不會有什么正確的決定,蓋因此局干系太大,而她又實在太過弱小。她想穿了這一點,反而輕松多了,暗想道,“既然怎么做都不知是對是錯,那就管他娘的,我只管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無非一個死字,我又怕它什么?”
想到這里,索性更不等待,仗著那意修之法極是簡便,當(dāng)即在屋內(nèi)盤膝而坐,暗道,“我等了四年多,終于等到這一日,也讓我知道我想得對不對,這法子能不能在我身上管用?!?br/>
便排空思緒,沉淀心情,默念心法,“龍居震位當(dāng)其入,虎數(shù)元生在一宮,天上月圓,人神遍體,日月有時,逆運陰陽,太一有君,在心景中,誰能得見,不可度量,玉池水滿,灌入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