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物鋪就是這樣負責(zé)貨幣匯兌的機構(gòu),長安城東西兩市商貿(mào)繁盛,而且,在這里,能夠做生意的地方,可不是僅止于兩市。
一如崇仁坊、平康坊那樣人員輻輳的熱鬧里坊,也遍布著各種店鋪,人們的日常用品、南來北往的珍奇寶貝,應(yīng)有盡有。
可以說,只要你有錢,在長安城就沒有你買不到的東西。
這樣繁榮的商貿(mào)背后,貨幣的流通也是以億為單位的。也就可以想見,在長安城的各大寄物鋪之中,錢帛的交易量會是多么巨大了!
回憶那些史書上提及的點點滴滴,范先忽然感到,他似乎是抓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寄物鋪既然是錢財停留的主要地點之一,若是朝廷治理惡錢,他們應(yīng)該是第一波就受到嚴(yán)重沖擊的。
相比普通的店鋪,寄物鋪之中存放的物品也基本上都不是他自己的,有的是寄存,有的是被典當(dāng)?shù)摹?br/>
不到日期,他們也只能眼看著這些值錢的寶貝放在那里,沒有辦法變現(xiàn)。
在眾多的物品之中,囤積最多的,就是銅錢,還有一部分絹帛。
而普通的賣東西的店鋪,雖然也要有不少的銅錢儲存,但他們囤積的貨品更多。
就算朝廷要治理惡錢,收繳一部分,他們也仍然可以用貨品來沖抵損失。
這樣的抵償手段,在寄物鋪那里就是行不通的。
“阿叔的意思是說,因為許家開了寄物鋪,手里囤積的惡錢多,所以才從中作梗?”
雖然事實幾乎已經(jīng)是擺在眼前,但是范先還是不能相信,那個在朝堂上濃眉大眼,一臉正氣的許圉師,會是攪亂長安城貨幣秩序的罪魁禍?zhǔn)住?br/>
按照他的觀察來看,歷史上對許圉師等人的記載基本上還是公正的。許圉師確實是一個比較耿直敢言的大臣。
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將許圉師的形象和長安城種種亂響的幕后黑手掛上鉤。
“若不是有真憑實據(jù),阿叔我怎么敢跟你說?!?br/>
“其實,這件事本來也不是秘密,這年月,朝廷上的大臣在長安城里開店賺錢的數(shù)不勝數(shù)?!?br/>
“我們治理惡錢,就必定會侵害他們的利益?!彼竭^身子,敲了敲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