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戲其實屬于溫水煮青蛙的情況。
    大多數(shù)都講究一個溫吞。
    哪怕是拍攝再順利的畫面,也一般會拍上兩三遍。
    不是因為浪費,而是為了方便后期剪輯。
    這是很正常的。
    一鏡到底很牛b,但并不是誰都能夠用的。
    為什么之前火車站那一場戲,拍了四天?
    原因就在于彭輝想要用的就是一鏡到底。
    這才導致了拍起來難度太大了。
    倒不是說行人,而是對于演員的要求太高了。
    好在,經過四天的磨合,終于算是成功了。
    以小子楓開始,到小子楓結束。
    倒不是說彭輝狠心,只是他知道,這一幕戲,對于小子楓而言,很重要!
    能否拍攝一鏡到底的演員,也是衡量一個演員演技與否的關鍵!
    這不是在開玩笑。
    一開始,很多人雖然知道一鏡到底的威力,但擔心兩人能否堅持住,所以欲言又止。
    雖然這一幕的鏡頭中,除去那些“木樁人”之外,只有兩個人。
    但對于演員的情緒處理要更加的深刻!
    陸陸續(xù)續(xù)拍了四天,都是拍攝到一半的時候,演員流不出眼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