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作為隨著王軒的一路前進逐漸越傳越遠,山賊土匪一類的都大罵不止,見過搶百姓的,見過搶世家的,就特么沒見過搶山賊的!
都特么窮的只能落草為寇了,你特么還來搶,還有人性嗎!
一直到諸侯討董結(jié)束之后,天下正式進入諸侯混戰(zhàn)的之后,由曹操收降青州黃巾開始,
各路諸侯才開始有人收降賊兵,比如孫策收了水賊周泰,劉備收了劉薛等人,在此之前各路諸侯對于賊兵的態(tài)度是一律剿滅。
所以說,王軒這種行為,算是開了先河,別說其他人不理解,便是山賊本身,都覺得這是不靠譜,若不是被打上來抓住,鬼才會選擇相信。
只是他一無名氣,二無官職,三又不是世家子,根本沒人注意他罷了。
過了冤句,到濟陽附近的時候,糜竺終于從身后追了上來,也是因為王軒這一路走走停停,加上收降俘虜?shù)⒄`了太多時間,糜竺才能從老家朐縣敢上來。
糜竺能趕上來,不單單糜芳和糜貞高興,便是王軒也是歡迎的,在王軒看來,糜竺的能力一點都不弱,只是在漢末這個大環(huán)境下沒有發(fā)揮出來罷了。
諸葛亮,郭嘉等人確實是三國最好的謀士,但若論如何繁榮治下,如何富裕一方的手段,即便的荀彧,也未必比糜竺精通多少,畢竟糜竺才是有實際操作經(jīng)驗的。
無糧不穩(wěn),無商不富,比商業(yè),整個大漢糜竺都是數(shù)得著的人物,五大豪商之中,唯一不是世家之人,其他四家冀州甄家,河?xùn)|衛(wèi)家,益州吳家,江東陸家都是各地數(shù)得著的大家族。
只是,整個漢朝,或者說,整個古代的封建社會,對商人都是極其不友好的,想盡一切辦法在壓制商人的地位,士農(nóng)工商,也故意把商人定在最后一位上,到后來,更是再科舉,穿戴等等地方去限制商人。
作為一個商人,若是敢修橋鋪路,敢善待百姓,敢給軍隊捐錢捐物,那事后都是要受到重責(zé)的!
聽起來這很不合理,國家竟然希望商人都是奸詐的,貪婪的,若是做了好事還要被重重懲罰!
包括漢末三國時期,是這些古人不是不夠聰明嗎?
不知道商人能富天下???
并不是,若說發(fā)展到后期,對商人產(chǎn)生了種種誤解,這有可能,但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商人的地位并不低下。
無論是范蠡,還是管仲,亦或者呂不韋,端木賜(子貢),都是鼎鼎大名之輩,歷史上第一次商業(yè)貿(mào)易戰(zhàn)就是管仲發(fā)起的,兩次貿(mào)易戰(zhàn),徹底打落了楚國的霸主地位。
但為什么商人地位忽然就變低下了,更甚至被人重重防備,究其原因在于‘田氏代齊’,也叫‘田陳篡齊’。
陳家的老祖宗,生生用商業(yè)手段收買人心,五斗出,四斗入,最后和平演變了齊國,把姜太公后裔趕下了王座,換成他們‘田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