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起義再次暴露了舊式清軍的不堪?!狮J,
候補千總蔡河宗反正,掉轉(zhuǎn)槍口,沖入?yún)f(xié)署,擒殺司官巡撫王繩武,守城把總許登科,并俘虜了黃岡同知謝蘭馨,都司隆熙等,義軍大獲全勝。
其時,水師提督李準已經(jīng)率廣東巡防軍大部前往廉州、欽州、防城,參與封鎖圍剿復興會的革命軍。廣東清軍的兵力不足,地方防守虛弱,只有潮州鎮(zhèn)總兵黃金福能夠就近剿攻,但他手下只有三個巡防營九百多人,兵力亦不充裕,并不敢輕易出動。
而攻克黃岡的義軍在舊都司衙門成立軍政府,舉許雪秋為司令,陳涌波、余既成為副司令,以“廣東國民軍大都督孫”的名義布告安民,宣稱“為官府苛稅,民甚難堪,專欲除暴安良”,并頒發(fā)紀律十余款。同時,軍政府又要地方殷富交銀獻米,“富室均被勒提軍費,為數(shù)甚巨”。
潮、惠、梅等地向來會黨林立,黃岡起義立時引得周邊會黨成員紛紛前來,一些貧苦百姓也來參加義軍,很快便發(fā)展到五、六千人。許雪秋坐鎮(zhèn)黃岡,其他義軍則兵分兩路,一路由陳涌波率領(lǐng),直趨汕頭;另一路由余既成率領(lǐng),直接奔向潮州,攻擊黃金福部清軍。
余既成所部抵達潮州時,天已黎明,而黃金福部清軍早有準備,攻城失利。進攻潮汕之義軍,得知潮州失利,即改變計劃,轉(zhuǎn)援余部義軍。兩路會攻黃金福清軍,由于義軍的土炮威力不大,槍械彈藥亦是不多,依然無法攻破潮州。
黃岡的許雪秋聞訊,又派人至香港。催促購買槍械、速速接濟之事。但事情顯然并不象他所想的那樣簡單,因為同盟會內(nèi)部正經(jīng)歷著一場內(nèi)訌,在日本購買槍械之事已經(jīng)擱淺。
……………
萍瀏醴起義被鎮(zhèn)壓后,兩江總督端方、湖廣總督張之洞紛紛上奏朝廷,聲稱起義與北辰有關(guān),清政府遂向日本提出來逮捕并引渡北辰的要求。日本西園寺內(nèi)閣接到清廷的照會之后。經(jīng)過一番緊急協(xié)商,終于找到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一方面,日本向清政府表示宣布驅(qū)逐孫中山出境;另一方面,考慮到革命黨人將來革命成功后,要與中國繼續(xù)保持友好關(guān)系,便不宜得罪革命黨人。于是,日本政府通過黑龍會首腦內(nèi)田良平和宮崎寅藏等人通知北辰,要求他迅速離開日本。同時日本政府又答應資助孫中山五千元,另有一日本商人鈴木久五郎也愿資助一萬元。作為北辰離日的經(jīng)費。
北辰接受了贈款后,便偕胡漢民等人離日南下。由于他未向同盟會本部公開贈款的問題,以致于引起一些會員的不滿和懷疑,圍繞著經(jīng)費問題,掀起了第一次倒孫風潮。
離開日本時,北辰留下兩千元給章太炎,作為《民報》的經(jīng)費。但章太炎嫌少,認為應該將日商資助的一萬元全部留下。由此對北辰產(chǎn)生了意見。后來又得知北辰還接受日本政府資助五千元一事,立時開始大鬧起來。
“受賄!孫被收買了!”
“此舉有損同盟會的威信!”
章太炎更是火氣沖天。撕下掛在民報社的孫zs相片,然后批上了“賣《民報》之孫應即撤去”等字。這還不解氣,他以為孫zs在同盟會香港分會,便又將批了字的相片寄到香港,以示羞辱。
同盟會內(nèi)部的“反孫”聲浪進一步高漲,章太炎、劉師培、譚人鳳等人紛紛要求主持同盟會本部工作的劉揆一召開大會。罷免孫zs的總理職務(wù),改選黃繼任。
內(nèi)部紛爭終于還是影響到了外部起事。此時正值孫zs派萱野長知赴日購槍械,在宮崎寅藏協(xié)助下,本來已洽談購得村田式快槍二千支。但是章太炎等人卻認為武器陳舊不宜作戰(zhàn),以《民報》社名義發(fā)明碼電報給香港《中國日報》。說是“械劣難用,請停止另購”。因而,購械計劃擱淺。
這次倒孫風潮雖然因?qū)O的自我堅持和黃的反對而沒有發(fā)展下去,從表面上看,似乎得以平息了。但在革命黨內(nèi)部,一些反對或者不滿孫的情緒還繼續(xù)存在。而由此帶來的負面效應很是明顯,孫zs后來也不太過問同盟會本部事務(wù),而同盟會組織也漸有渙散之勢。
首先是光復會退出了同盟會,仍以本會的名義獨自進行活動;其次是不滿孫把運動革命的重心放在華南,對于長江流域的革命未給予足夠重視的一批同盟會會員,如張伯祥、鄧文惲、焦達峰、方潛等人,成立共進會,改平均地權(quán)為平均人權(quán),另行設(shè)計十八星旗,在某種程度上與同盟會作了很大的區(qū)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