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附近最著名的寺廟就是昭明寺,這昭明寺是因昭明大師出名的,那位昭明大師據(jù)說是神佛一樣的人物,有傳言說他能夠阻擋天災(zāi)什么的,被當(dāng)朝的皇帝褒獎,特意給建了這么一座昭明寺。
文彥曾經(jīng)也當(dāng)過和尚,自然知道這里頭肯定不是這么簡單,先這“昭明”二字就不是正常的法號用字,當(dāng)然,也許這個世界不太一樣。
如今昭明寺最出名的大師是妙善大師,這位大師年過八十,身強體健,日常也能耍一通棍棒,很有些武僧的架勢,但是說起禪理來,淺顯易懂,很得附近各家夫人的喜歡,愿意跟他講一些日常煩惱,聽聽他的話,心境都會開闊幾分。
小山頭不算高,九十多級的臺階上去,身上微微出了汗,文彥只覺得自己這身體還真的需要加強一下鍛煉。
跟他類似,文母也有了些氣喘,被知客僧引到了院子里,先喝了一盞茶解渴,第二杯才開始慢慢品味。
妙善大師很快來了,文彥一看便有幾分失望,這位大師或許真的佛法高深,心胸開闊,有些養(yǎng)生長壽的法子,但是特異之處卻是沒有的,精神力中,此人光芒穩(wěn)定,只在普通人的行列。
文母卻不知道那么多,跟妙善大師說了很多,又讓他給文彥看了看相。
“施主福澤綿長,不用擔(dān)心。”妙善大師說著在文彥聽來很通俗的套話,笑瞇瞇的樣子跟廟里的彌勒類似。
“如此就好,這孩子,真是太讓人操心了,若是他跟他哥哥一樣……”文母巴拉巴拉就開始轉(zhuǎn)換了話題,夸獎著自己的大兒子。
文彥聽了不由得感慨,這一家人,說他們不疼愛小兒子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兩個兒子,手心手背,哪一個不愛,但是總在小兒子面前一個勁兒夸大兒子,這一波仇恨拉得,他都為文博喊冤。
閑談了一陣兒,又得了兩個平安符,文母心滿意足地帶著文彥離開。
文彥手中捏著平安符看了看,還是沒看出有什么不同,只能說制作的確精良,在文母的反復(fù)叮囑下,把平安符塞在了口袋里。
次日又去上學(xué),他們現(xiàn)在的學(xué)校跟大學(xué)也差不多,一天之中并沒有多少課程,而喜歡聽什么學(xué)什么,也沒有特別的規(guī)定,寬松的環(huán)境方便了大家各自行事。
歐時又把人組織了起來,說的卻不是江濱的事情,只是隔了兩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忘了江濱一樣。
“上次實驗的內(nèi)容大家還沒有給我反饋,現(xiàn)在我們先說說都有什么現(xiàn),大家都做完了吧?”歐時這樣問著。
何嘉慧在放紙張,每個人的手上都有一張白紙,他們需要寫下自己削完蘋果之后的事情,沒什么事情生也要寫出來“沒有事情生”,“一切正常”之類的話。
趙美鳳根本就沒做這個,見到白紙有些為難,看了一眼旁邊兒的文彥寫的什么,只見他紙上寫著“蘋果挺甜的。”“噗嗤”一聲笑了,又覺得不對,連忙捂住嘴,小聲問“你真的吃了嗎?”
“就咬了一口,挺可惜的?!蔽膹┩瑯有÷暬亓怂痪洹?br/>
“我怎么寫啊,咱們什么都沒……”趙美鳳的話沒說完就被文彥打斷了,“你不是削蘋果了嗎?蘋果皮還挺整齊的,不過什么都沒生就是了,什么都沒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