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徹底下定決心后,一貫“行動主義”的索菲婭展現(xiàn)出了極高的效率——新聞行業(yè)比拼的除了消息源,就是時間;哪家報紙能在最快的速度將一件事報出來,哪家就能吸引最多的眼球,贏下最多的銷量。
第二天上午,《克洛維真相報》,《老實人報》,《西門晚報》,《白湖消息》…克洛維大大小小的二三流大眾報社的社長案頭,都出現(xiàn)了一個小小的筆記本,每一頁之間都塞了張用作“書簽”的鈔票。
不知道是誰送的,上面也沒寫明任何要求;筆記本中的內(nèi)容是眼下最惹人眼球的新聞之一,鷹角城大勝的故事——而且是教會晨報沒有的內(nèi)容。
于是這些報社的社長們都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了。
如果說《晨報》和《王國忠誠報》這些有“官方背景”,價格稍顯昂貴,主要服務上層社會的刊物,只是讓克洛維城“知道”有這么一件事情的話;當以《克洛維真相報》為首的那些質(zhì)地粗糙,價格低廉的大眾報紙發(fā)售后,鷹角城大勝的消息才算真正轟動了整個王都!
并且和之前的報道內(nèi)容截然不同!
因為時間緊急,拿到日記本的報社根本沒有對內(nèi)容進行任何刪減,只做了排版,就“原汁原味”的將萊昂·弗朗索瓦的日記整篇幅的搬到了報紙上。
甚至連標題都一字不改,直接用了筆記的名字——《四月二十四日至五月二日,鷹角城戰(zhàn)記》。
作者:萊昂·弗朗索瓦。
文章以第一人稱的主觀視角,繪聲繪色的介紹了這短短數(shù)日,率領(lǐng)僅兩千余名士兵的安森·巴赫是如何與卡爾副官,法比安少校等軍官默契配合,全殲鷹角城援軍,虛晃一槍嚇倒守軍,最終攻陷鷹角城的。
整篇通讀下來文筆不算細膩,甚至有些粗糙,老道的編輯們一眼就能看出這絕對是個新手的作品,而且還夾雜了大量不必要的個人想法,以及肉麻過頭的吹捧,根本不是一片合格的報道該有的東西。
硬要說有什么優(yōu)點,那就是真實,從時間到地理位置,以及從未出現(xiàn)過前后矛盾,沒有一絲紕漏的環(huán)境描寫都能看出來,這篇文章絕對是真的——而且還富有傳奇色彩。
如果這篇文章的確屬實,那么秩序教會《晨報》的報道將被直接推翻,鷹角城之戰(zhàn)最大的功臣不是路德維希少將,而是率領(lǐng)極少軍隊,在敵后奮戰(zhàn)的安森·巴赫!
“總之作為報道的話完全不合格,但如果是當成傳奇來看的話勉強算是二流作品,而且是那種邏輯自洽,細節(jié)很豐富,比較出彩的二流作品——就是結(jié)局太夸張了?!?br/>
《克洛維真相報》的編輯們?nèi)缡钦f道。
“能賣出去二十萬份嗎?”社長只關(guān)心這個。
“當肯定不行,但當成報道來賣…說不定可以?!?br/>
“那就刊印!”
結(jié)果也如他們期望的那樣,《鷹角城戰(zhàn)記》大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