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和亞芝在輕言細語的交流中回到了家里,他親自掌勺做出自己最高水平的菜,三四個家常小炒。
一頓溫馨的晚餐之后,趙紅開始教亞芝將要拍的電影中人物的對白,兩人搞對手戲。
趙紅的演技嚇了亞芝一大跳,她是真沒想到趙紅還有這么強的演技,影帝級別的表演。
趙紅看見亞芝的吃吃驚就得意洋洋地說道:“怎么樣?我的演技還行吧!”。
“阿紅,你的演技怎么這么好?”,亞芝好奇地說道。
“哎!要做一個好的導演就要有不錯的演技,這才能知道怎樣調(diào)教演員,這是對電影質(zhì)量有加成的哦!還有我在北電學的是導表混合班,是表演和導演一起學的,我們班的好多導演系學生演技都不錯?!?,趙紅解釋道。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在系統(tǒng)里學了很多,當然這是不能說出口的,有些東西就是最親近的人也不能說,就是說了也沒有什么好處。
再說他說的也是實話,在他這一屆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全才,真是有什么就學什么,來者不拒,他們是如饑似渴的學習心新的知識,現(xiàn)在的大學生真的是沒法比。
就如張一謀、陳楷歌他們都是很好的演員,他們在《大宅門》的演技很是不錯,老謀子還得了個京東電影節(jié)的影帝呢!
“好想有個大學時光??!”,亞芝艷羨地說道,她現(xiàn)在對自己沒能讀大學是耿耿于懷,總感覺差趙紅一點。
“這有什么難的,我們的紅府學院不是要開學了嗎!你去和同一屆的學生一起讀就好了?!?,趙紅說道。
亞芝遲疑地說道:”不好吧!我已經(jīng)是三十歲的人了,還去和這幫小年輕一起讀書,這還不有人笑話死我?!?。亞芝現(xiàn)在有機會了又有一點打退堂鼓。
”這有什么的,活到老學到老,學到的知識是自己的,別人的嘲弄何須在意,要是什么時候都在意別人的想法,這人活得有多累??!再說這以許就是一種潮流,以后娛樂圈的明星學歷只會越來越高,草根是越來越難混出頭了?!?,趙紅有點感嘆地說道。
也就在香江黃金時期,大多數(shù)藝人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他們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抗壓力,這時期的明星沒有什么架子,耍大牌是幾乎不存在的,排場也是不太講的。
沒有后世就是一個十八線小明星,也是十幾個保鏢。
就是因為他們吃過苦,才能體會自己打拼來之不易,都拼命的干活,好多人是一年三百六四五天,幾乎天天在劇組里。
千禧年之后草根是越來越難混出頭了,最為出名的就是王寶寶和趙小刀,除此之外就很難看到了,他們的成功是來的偶然,是機遇,是不可復制。
其他明星大多數(shù)都是來自三大院校,都是至少有本科學歷。
最后在趙紅的鼓動下,亞芝就成為了紅府學院的插班生,她這個插班生就是沒事的時候去聽幾節(jié)課,學習一下表演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