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色一亮,常瑛早早起身,慢吞吞地啃了一個黑面窩窩頭之后,總算送走了去田間干活的父兄,和一步三回頭的吳氏。
“阿瑛,你一人在家可切莫出門,有急事便去鄰家避上一避……”吳氏此行,是特地趁著麥收時節(jié),回娘家借些口糧。
她本不放心女兒一人在家中待著,奈何自己娘家嫂子不好相與。眼下登門還能趕上這個口糧富足的檔口,遲些天還不知被怎么白眼。
千叮嚀萬囑咐之后,她的身影總算消失在晨間的小道上,讓揮著小手絹送她的常瑛松下一口氣。
拍拍衣襟之后,她背上自家的大籮筐,施施然出了家門。臨走之前還不忘,貼心地給里面那把锃亮的柴刀蓋了塊破布蒙著。
眼看萬事俱備,只欠風(fēng)聲。
小姑娘特地在偌大的村子里走了兩圈,確保自己這個瘦弱單薄的小身板落入了不少人的眼睛。這才滿意的轉(zhuǎn)了個方向,去往自己的目的地——常家村后那個翠綠的山頭。
這里雖是一塊無主的荒山,可也受惠于人跡罕至,連山腳下的樹木都多了幾分蓬勃的生機。
遠遠朝上望去,竟也有幾分文人騷客筆下的秀麗模樣。
常瑛揮刀破開生滿荊棘的小路,順著春日獵戶留下的足跡一路向上。
回頭看看那被自己破壞的有些蔫巴的荊棘叢,她滿意一笑,拍拍手上的灰塵,尋了塊略微干凈些的石頭大刀金馬地坐下。
樹木陰翳的密林聽不到半點人聲,只有那成群結(jié)隊的蟋蟀借著樹蔭的掩飾不斷聒噪。
小姑娘倒也不寂寞,隨手扯了枝梧桐的葉子扇風(fēng)驅(qū)蚊,懶洋洋地守株待兔。
熾熱的日頭越升越高,遠處的樹木間終于傳來一陣悉悉索索的摩擦聲。
常瑛耳尖動了動,把這動靜收入心中,利落地起身,沿著密林更深處走去。
在她身后不遠處,一大一小兩個人正鬼鬼祟祟地上山來。
個子稍小的那人顯然膽子不大,在這等老林子里有些退意:“大、大牛哥,鄭老爺說的是真的嗎?”
“那當然,抓著這個丫頭片子,鄭老爺可足足賞一吊錢?!蹦昙o較長的那一個有些瞧不起他這膽子,對自己這跟班不屑地嘁了一聲。
這人年紀二十有余,身體干瘦虛浮,正是常家村里有名的二流子——常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