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去崔家寨那日過去了一旬,火鍋店漸漸步入正軌。
司南的“饑餓營銷”策略果然很見效,“大宋第一火鍋店”一座難求的名聲傳出去,無論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都想方設法地前來打卡。
甚至有人把關系托到鐘疆這里,鐘疆玩笑道:“在皇城司待了這些年,我人緣從來沒這么好過!”
說起來,他也算因禍得福,如今御馬監(jiān)那邊的俸祿拿著,只需一早一晚前去點個卯,絲毫不影響外賣小分隊的工作。
御馬監(jiān)本身就是“養(yǎng)老衙門”,吏部和御史臺對他們向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今日是火鍋店每旬一次的“半工日”,每到這一天,菜量減半,客流量也減半。一來,是讓員工們有個休息日,二來,二郎每旬休息一次,司南要去若水書院接他。
卯初二刻,司南打開店門,崔實已經(jīng)到了,外賣小分隊正兼職清潔工,擦桌子、拖地、撣灰塵,把本就干凈的屋子收拾得一塵不染。
卯正一刻,廚房里傳出洗菜切菜的聲音,司南在主灶上熬高湯,旁邊三個幫廚,守著紅白兩案切配菜。
其中有個小豆丁,個頭只比湯鍋高一點,卻踩著凳子,繃著小臉,拿了一只大大的長柄勺子,專注地攪著。
這個小家伙就是二豆。
上次銅錢許愿,二豆說想學做火鍋,司南便上了心,第二天就把他叫到后廚,切菜、配菜、熬高湯,毫無保留地教給他。
興許是真心熱愛,小家伙竟學得有模有樣——要知道,在此之前,讓他練個大字就跟要了他的命似的。
將將過了十天,二豆已經(jīng)可以獨自做最簡單的甜味鍋底了。
司南站在旁邊,時不時指點一二。
二豆每次都是鄭重地點點小腦袋,認真地照做。
幫廚們?nèi)樍w慕,只盼著自己哪一天入了司南的眼,成為他的正牌徒弟。
高湯做好,配菜洗凈,一心書塾和若水書院的訂餐上了鍋,可以休息一個時辰。
老少爺們圍著桌子坐了,喝喝茶,吹吹牛,吐槽吐槽前一天遇到的奇葩客人。
年長的時不時說些“吃虧是福”的道理,司南借機灌輸一些專業(yè)技能,嬉笑間,既增進了感情,又解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