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玉玲瓏再又搬出慕茹煙的名頭,張玄林與曲敏雖然心中不忿,卻又只能敢怒不敢言。
他二人怕這“百花樓”,非是對方因所做的生意,得悉了許多人的秘密,也便是握著許多人的把柄,從而能夠在很多事情上,占據(jù)著有利的地位,更令得便是“諸事皆照應(yīng)”,也難會與其正面為敵。
而是這慕茹煙既能以“帝王花”如此犯忌的名頭,依舊于這繁華京城之中,過得更為滋潤,若是其與當(dāng)今皇上沒有什么說不清道不明的關(guān)系,那是誰也不信的。
而“諸事皆照應(yīng)”雖勢大底厚,顯得無所而不能,但畢竟從根本來講,依舊只是個許多商人聯(lián)合起來,互惠互利的組織。
若真要與朝廷對上,沒有能夠讓下頭的那些人信服的理由與倚仗,所謂擎天巨柱般存在的“諸事皆照應(yīng)”,恐怕也不過會在朝夕之間,便徹底分崩離析了。
因而便是接下“照應(yīng)”,又或是“皆照應(yīng)”,都需經(jīng)過眾人商議,辨明狀況,才能免去后顧之憂。
畢竟四處樹敵,對于看似穩(wěn)若磐石,實則脆弱無比的“諸事皆照應(yīng)”而言,乃是無論如何也非屬明智的選擇。
這也是張玄林與曲敏,想盡了辦法,也想要得到凌滄海的支持,又或能夠?qū)⑵淅瓟n過來的重要原因。
只因如此一來,便是“諸事皆照應(yīng)”真于一朝之間崩塌,“兩小無猜軒”與“四海升平閣”兩家聯(lián)合起來,依舊能于商界占據(jù)舉足輕重的一席之地。
而不是只能帶著日漸蕭條的生意,因如此變故,如過眼云煙一般,泯然眾人。
然而此刻形勢之中,百花樓忽然插手其中,不但使得形勢再又產(chǎn)生難以預(yù)料的變化,更令得張玄林與曲敏,再如何不愿,都必須考慮因為這些變化,對兩人此刻的地位,能夠產(chǎn)生的影響,以及該如何選擇,才能避免最壞結(jié)局的方方面面。
而且,玉玲瓏所講的話,也讓二人怎都只能選擇了屈服。
玉玲瓏講的是:“凌公子的面前,也會出現(xiàn)這么一封信?!?br/>
單是這句話,張玄林與曲敏,便只能做出了選擇。
但不過同樣令得兩人后悔的便是,張玄林接過的那封信里頭,更只有簡單的四句話。
——兩無去,逍遙游。剪不斷,云煙散。
張玄林頹然。
曲敏更為頹然。
簡單來說,便是放棄兩無軒,兩人才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