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您說的都對?!?br/>
綺琴禮貌的感謝了一位長者的教導(dǎo),在長者滿足了當(dāng)老師的欲望后,給了綺琴一個“孺子可教”的褒揚(yáng),然后翩然而去。
長者不是圣族,而是人族。
思想非常的迂腐,對她的教導(dǎo)也是“女子應(yīng)該相夫教子”“遵循三從四德”之類的。
對于他的教導(dǎo),綺琴沒有放在心上,也沒有和他爭辯。
一句“您說的都對”,就是綺琴的態(tài)度。
書讀的多了,綺琴愈發(fā)明白這種爭論沒有任何意義。
至于生氣,那更是沒有。
全程感受到這一切,孟夏對綺琴的熟悉感瞬間就上來了。
因?yàn)椤?br/>
這和孟夏斬殺的綺琴,差別已經(jīng)很小了。
尤其是近些時日,孟夏已經(jīng)很少感受到綺琴心境的起伏。
老實(shí)說,這是一種孟夏都不太理解的境界。
不說包容天下,但綺琴面對人族、偽圣族,心境基本上都差不多。
至于殺戮,依舊存在。
但綺琴也不濫殺、不暴食、不戒口,基本上處于一種順其自然的狀態(tài)。
倒不是說綺琴這種心境有多超然,也不是說綺琴有了這種心境,就真的可以“無矩”、“無罪”。
而是在這種心境下,綺琴很“自如”。
煩惱不縈于心,清凈、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