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不知道,至少楊君山手中掌控的陣源之力,他便有自信單獨依托三脈寶陣,在一兩位道修的輔助之下,對抗一位雷劫境的存在。
事實也正如楊君山等人預(yù)見的那般,在三百域外真修敗退的剎那,地火淵獄深處繚繞的煙火突然被沖破,超過十位的域外各族道境存在從中殺出,從不同的方向從下而上沖擊焚天門的道場。
焚天門這邊也幾乎在同時做出了應(yīng)對,三域之中分別有三四位道人沖出,便在距離大陣保護的邊緣地帶與沖來的域外道修展開廝殺。
地之域這邊沖過來的有四位道境存在,而赤炎道人自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楊君山全憑三脈寶陣之力來阻擋四位域外道修的沖擊,紅陸道人率先飛出,緊跟著一位叫做摩云的慶云境道人也緊隨而出,這位道修楊君山卻也知曉一二,應(yīng)當(dāng)是一位出身于炎州的散修,據(jù)說與赤炎道人頗有交情,而第三位出戰(zhàn)的道修則不是別人,正是張玥銘。
而對面的四位域外道修則有兩位有著慶云境的修為,分別是一位妖修和一位蠻修,另外兩位也有著瑞氣境的實力,其中一位同樣是妖修,而另外一位則是楊君山第一次見到的火巫。
雙方的距離迅速拉近,域外一方見得己方占據(jù)了數(shù)量優(yōu)勢,頓時發(fā)出一聲聲能夠擾亂修士神識的怪叫,那瑞氣境的妖修和火巫馬上纏上了摩云道人。
那位慶云境的妖修則身后突然張開兩道完全由火焰構(gòu)成的雙翅,雙翅猛地一扇,兩股火浪在半空之中合二為一,浩浩蕩蕩的向著紅陸道人殺去。
至于最后一位慶云境的蠻修見狀,卻是大笑一聲,直接便向著修為最低的張玥銘沖了上去,甚至在身形尚未接近之際,那蠻修已然祭起一只巨大的骨錘,帶著無邊的血煞之氣向著張玥銘頭頂之上砸去。
毫無疑問,域外一方明顯將張玥銘這里看做了破局的切入點,那蠻修能夠在多長時間內(nèi)擊垮修為差了一階的張玥銘,便是這一場道修斗法勝負(fù)的關(guān)鍵。
然而那蠻修固然勇猛非常,可張玥銘卻也并非是想象當(dāng)中的軟柿子,更何況地之域一方尚有陣法之力支撐。
赤炎道人之所以敢于派出三位道人來迎戰(zhàn)對方的四位道修,除了因為對于域外一方實力無法做到準(zhǔn)確評估而本能的謹(jǐn)慎之外,最大的依仗便是楊君山所掌控的三脈寶陣。
可楊君山在接下來的應(yīng)對卻是令赤炎道人的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在給予了張玥銘必要的陣法守護之力外,地之域的陣源之力卻再未有一份加持在張玥銘身上,也就是說接下來一段時間張玥銘要以一己之力來對抗來自于慶云境蠻修的打擊!
轟隆,地火淵獄的上空仿佛響起了一聲悶雷,蠻修的第一擊已然打出,而張玥銘能夠抵擋得住嗎?
楊君山在進階道境之后,雖再未與張玥銘有過交手,在外人看來,楊君山此舉毫無疑問便有公報私仇的嫌疑在其中,但若說此時觀戰(zhàn)的雙方有誰對于張玥銘的信心最足的話,那毫無疑問反而是楊君山自己。
半空之中,張玥銘被蠻修一錘擊飛數(shù)十丈,然而暗中的
驚呼很快響起,除了身形看上去有些狼狽之外,此時的張玥銘赫然毫發(fā)無損。
對此,楊君山卻只是在三脈寶陣的陣潭之中撇了撇嘴,隨即暗中調(diào)動陣源之力如同一只章魚一般,將觸手從不同方向緩緩的向著正在與紅陸道人大戰(zhàn)的那位慶云境妖修伸去。
不錯,在對張玥銘有著絕對信心的情況下,楊君山的真正目的其實是放在了這頭慶云境的火蝠妖身上,這對于張玥銘來說,其實就是一種赤裸裸的陷害,而張玥銘在選擇地之域并在地火淵獄出戰(zhàn)的時候,便應(yīng)當(dāng)有這種被楊君山“坑”的覺悟,而事實上他也的確有這種覺悟。
至于此戰(zhàn)之后,可能帶給楊君山的指責(zé),楊君山當(dāng)然也不會在這種關(guān)系種族存續(xù)大義的場合下,僅僅只是用“殺父之仇”這等“淺薄”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