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疏古林,秋風(fēng)獵獵,多少英魂怨殤,吹送于凄涼之間,消澹于莊嚴(yán)之下。
圣葬骨林,先賢埋骨,有康慨赴死者,有舍生取義者,有壯志未酬者,有憾恨未挽者,有含冤難平者,有殺身成仁者,眼前荒冢立秋風(fēng),幾分蕭瑟,幾分冷肅。
昏暗天色之中,倏見昊光開圣道,儒風(fēng)暖物寒,一人負(fù)手邁步而來,口出驚人之語:
“在下欲證己劍道,懇請諸位英魂提點指教?!?br/>
話音落,只見兩口劍器化現(xiàn)而出,自天而降,隨后再聞:
“你之目的我等已經(jīng)知曉,可破例為你開啟圣葬骨林之仁義考驗,但你要知曉,若你德有所虧,便是對圣地的侮辱,哪怕你身為一脈主事?!?br/>
“你且記好,仁義兩端,乃儒德護(hù)守之雙劍,心德有虧,力越損弱,劍便越痛責(zé)求備?!?br/>
“因此仁義之關(guān),便是過往自省之考驗?!?br/>
“若無法通過,就請留命在此重修?!?br/>
聲聲句句,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均是儒圣明德一脈先賢英烈,亦是一脈之底蘊所在。
“在下一路走來,無愧于天地,無愧于蒼生,請眾英魂開始吧。”
“那便,注意來!”
一聲注意,拄地雙劍拔空而起,劍陣瞬開,罩向闖境來人。
甫交接,藺重陽方知留命重修非是戲言,拆招破式之間,至精至純之儒門信念直叩本心。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棄仁絕情,將一切感情舍去,唯留毫無偏頗毫無私情的圣人之心,效彷天心無情,使自己在對敵之時如天道運轉(zhuǎn)一般恒常,先天立于不敗之地。
這樣的劍道雖然與他契合,但并非他想要的。
他是天晶通靈,雖非人族,卻也是有情眾生中的一員,就算再如何棄仁絕情,也無法做到真正如天心一般,這是智慧生命的本質(zhì),除非徹底放棄自我,但放棄自我又與初心相悖。
隨著時間流逝,自身信念在交鋒之中不斷梳理總結(jié),突破自我已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