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之后,參與會議的大明朝決策核心團隊之中的大臣們三五成群的離開了議事大殿。
他們從離開議事大殿到離開皇宮的這段路程是需要共同行走的,每當這個時候,他們的站位就很有特色。
從他們的站位之中,就可以輕松看出什么人和什么人關系好,什么人和什么人關系差。
基本上來說,四大派系每一個派系都是走在一起,隱隱抱成一個團,互相之間都有各自的核心人物和邊緣人物,但盡管是彼此的邊緣人物,與其他派系之間也是有著涇渭分明的隔離。
比如山東系和外族系,是矛盾最大的兩個派系,朝中人戲稱就算是冬雷震震夏雨雪,這兩派人也絕對不會抱團取暖,反而會想盡辦法把對方身上的衣服扒下來給自己穿。
如今就是這樣。
孔拯和周江走在一起,商量一些事情,正說著,耶律元宜走到他們邊上,快步抄到他們前面去,轉過頭,對著他們哼了一聲,一甩袖子,轉身就走。
孔拯還沒反應過來,周江繃不住了。
“耶律部堂,您這是什么意思?”
耶律元宜站住腳步,回過頭冷笑著看著兩人。
“沒什么意思啊,只是做個動作而已,怎么,有什么問題嗎?”
“耶律部堂,您的所作所為不太對?!?br/>
周江上前一步,站到了耶律元宜對面,毫不畏懼的面對面看著他,開口道:“朝堂爭論,那是公事,朝堂之外,就是私事了,您要是對我有什么不滿,可以在朝堂上,當著陛下的面議論,何須在這里給我們臉色看呢?”
“什么臉色?我都不知道你在說什么!”
耶律元宜搖了搖頭:“你們這些山東人啊,就是讀儒家經典讀的太多了,滿腦子都是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好像別人看你們一眼都是要罵你們一樣,這樣怎么行呢?不如別讀儒經了,讀了一千多年了,夠了,讀讀墨經怎么樣?我最近在讀墨經,哎呀,精妙!”
周江面色一變,深吸一口氣,臉上重新浮現(xiàn)出笑容。
“圣人言論博大精深,別說一千年,一萬年都讀不夠,不過也難怪,耶律部堂是契丹人,沒讀過那么多書,與耶律部堂說這些也毫無意義,不說了,不說了?!?br/>
周江扭過頭看著孔拯:“部堂,您說呢?咱們有必要接著說嗎?”
“當然是沒有的,區(qū)區(qū)一個蠻……契丹人,懂什么儒家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