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大起義的最開始,還有起義領(lǐng)袖要求大家只搶掠官府,只殺狗官和賊配軍,不準(zhǔn)傷害普通人。
因為大家都是苦命人,苦命人何苦為難苦命人。
但是隨著起義隊伍不斷擴大,情況變了。
起義軍人數(shù)不斷增多,三教九流魚龍混雜,什么人都有,什么人都能往起義隊伍里面鉆。
其中有的人只是隨大流,看著大家都加入了,他也就跟著加入了,覺得不加入就會被甩下來,到時候也不知道會遭遇什么。
有的人只是單純的想要混口飯吃,聽了起義軍的口號,說跟著義軍走有飯吃,他們就跟著走了。
但是有的人不是這樣的,他們看到了義軍的黑暗面,發(fā)現(xiàn)義軍可以光明正大的搶掠財物,只要攻破城池就能為所欲為,能夠欺凌那些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家伙們,就為此加入了義軍。
有人是為了反抗,有人是為了混口飯吃,有人是為了發(fā)財,這樣的軍隊,注定不能成就大事業(yè)。
但是話又說回來,他們,真的有成就大事業(yè)的想法嗎?
一旦獲得了足夠的財物和食物之后,他們的進(jìn)取之心就迅速衰減,很多起義軍士兵和領(lǐng)袖都沉迷于奢侈的享受無法自拔。
他們殺死了官員、吏員、將官、富商、地主豪紳等等上流社會的人物,奪取了他們的土地、房屋、錢財、女人,獲得了原先做夢都夢不到的財富,然后迅速的墮入了享受之中。
起義軍也很快完成了上層下層的分化,上層把官員富豪的東西給搶了,也不分給底下的小兵們,小兵們看著眼紅,只能去搶一般老百姓的。
于是一般老百姓也開始遭罪了。
家里僅有的口糧、銅錢也被搶走,被褥也被搶走,甚至門板都被拆下來帶走,還有的被搶了家里的婆娘或者女兒,他們哭天喊地,萬萬想不到造反的起義軍也會要他們的命。
在這個過程中,起義軍各派勢力也穩(wěn)定下來,彼此之間都有了比較明確的勢力范圍。
于是在七月中旬鄂州大軍和九江大軍南下準(zhǔn)備平叛的時候,起義軍的分布范圍已經(jīng)較為固定。
勢力最大的就是大刀韓五的勢力,他的部下經(jīng)過增長已經(jīng)達(dá)到二十余萬,控制著袁州、筠州和隆興府三地。
他擁有最多的部眾和最能打的起義軍部隊,本人也非常具有戰(zhàn)斗力,所以聲望最高,占地面積最廣,殺死的官府人員也最多。
其次是控制著吉州和南安軍的張小虎的勢力,他的部下約有十余萬眾,并且進(jìn)一步向桂陽方向進(jìn)攻,勢頭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