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參與保衛(wèi)滑州大堤的三萬軍民成功撤回營地,并沒有一個人喪生。
不過長時間的苦戰(zhàn)讓他們衣衫襤褸,面色青白,疲憊不堪,有些人甚至在大堤上就睡著了,怎么喊都喊不醒,只能被抬著下了大堤,去營地里睡覺。
河南兵團派遣了數(shù)支火頭軍隊伍和后勤民夫攜帶著大量食物前來慰問支援,河南兵團司令官張越景隨隊奔赴滑州大堤,看到了正在親自給守堤軍民放粥發(fā)餅的蘇詠霖。
當時的蘇詠霖穿著一身粗布短打,踩著草鞋,挽起了褲腿,打扮的跟其他正在放粥的民夫們毫無區(qū)別,身上也是臟兮兮的,融入其中,一點也沒有不和諧的樣子。
除了蘇詠霖面前那一列隊伍特別長之外,其他的也沒什么特別的。
端著飯盤的軍民們謝過了皇帝親自給他們打飯,然后跑到一邊蹲下來端著飯盤埋頭猛吃,一邊吃還要擔心有沒有人跟他們搶。
開玩笑,皇帝陛下親自給我打的飯,吃下去這輩子都有的吹,吹到死都不嫌累!
別想跟我搶!
看到這一幕的那一瞬間,張越景忽然想到了數(shù)年前,他們一群人還在定??h老家的時候。
那個時候也是如此,他們跟著蘇家隊伍里的老兵學習軍事本領(lǐng)的時候,也會非常疲勞,好不容易撐到訓練結(jié)束可以去吃飯的時候,蘇詠霖也是一副平凡打扮站在飯桶后頭給他們打飯。
他們就會排成長隊,一個接一個的到蘇詠霖面前打飯,打菜,然后埋頭狂吃。
那個時候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吃都吃不飽,怎么吃都覺得還能繼續(xù)吃,一個個的都是飯桶再世,吃光了米飯還能吃一兩個炊餅子塞塞縫,然后再把菜湯用炊餅子擦干凈,一起塞到嘴里幸福的咀嚼,撐到肚皮都鼓了起來才能罷休。
說起來,那時候也是餓怕了,張越景小時候也是差點被餓死的,對饑餓懷有深切的恐懼,若不是蘇詠霖伸手救了他們,他們早就死了。
所以那時候的大家伙兒都是一樣,有吃的就死命吃,不吃到肚子圓成球就不松口,總覺得吃進肚子里的才是自己的,哪怕攥在手里的都不是自己的,看到吃的眼睛就發(fā)綠。
每到那個時候,蘇詠霖就會笑罵他們是飯桶,說他養(yǎng)了一堆飯桶,早晚要給他吃窮掉。
但是盡管他們吃了那么多,吃的那么狠,從早到晚就沒有停下來的時候,一天能吃五六頓,蘇詠霖也沒有被吃窮,反而還得了一個大明國,成了皇帝。
嘿,有趣。
時間已經(jīng)過去好些年了,掰著手指頭算算,六七年得有了,但是看著眼前這一幕,張越景忽然感覺蘇詠霖好像和當時一樣,并沒有什么改變。
明明大家都變了,從見不得光的私鹽販子變成了大明帝國的統(tǒng)治高層,身份地位天差地別,手掌天下權(quán),地位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