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朝廷的動蕩和遭遇的困難,張浚緊張之余,又雄心萬丈,整個人一夜之間仿佛年輕了十歲。
他立刻就讓家人整理行裝,大家即刻出發(fā),不要耽誤時間。
他每晚到一天,對于大宋來說就會多一份危險。
皇帝的召喚預(yù)示著對他的需要!
大宋需要他出謀劃策,需要他運籌帷幄!
大宋還需要他!他還有用!
強烈的使命感和激動催促著他快點出發(fā),一刻都不能耽擱,每耽擱一刻鐘,他就如同螞蟻在身上爬來爬去一般瘙癢難耐,坐都坐不住,他都很不得自己先行出發(fā),讓家人在后面跟著。
于是張家人雞飛狗跳了好一陣子才得以順利出發(fā)。
但是盡管他已經(jīng)出發(fā),在趕路途中卻總是聽到壞消息。
一會兒聽說長江防線被突破了,明軍打過長江了。
一會兒聽說劉錡戰(zhàn)死了,一切都完蛋了。
一會兒又聽說明軍在江南打了大勝仗,把宋軍抵抗部隊給全殲了。
再然后直接聽說明軍兵臨臨安,臨安危機,大宋眼看著就要有亡國之危了。
張浚那個著急啊,急不可耐,甚至想要自己騎馬快速趕赴臨安挽救危局——這場被他看做只有他才能挽救的危局。
但是他畢竟上了年紀(jì),身體也不太好,就在半路上病倒了。
治病耽擱了一段時間,走走停停,等他抵達臨安的時候,戰(zhàn)爭已經(jīng)結(jié)束好一段時間了,南宋朝廷也從最初的混亂中恢復(fù)了一定的安穩(wěn),開始重新辦事了。
趙昚下令與明國簽訂和約之后,閉門不出七天,七天之后宣布召開朝會,正常處理政務(wù),就好像一切都沒有發(fā)生過一樣。
當(dāng)然,他絕不會僅僅只是當(dāng)做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過一樣得過且過。
作為一個合格程度超過趙構(gòu)的皇帝,趙昚沒有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