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來說,官員長途出差,舟車勞頓,顛顛簸簸好不容易到了驛站,精疲力盡,骨頭都要散架了,那時候肯定想吃點熱乎的、好吃的,然后踏踏實實睡一覺,恢復(fù)一下元氣。
朝廷當(dāng)然也是這樣為官員考慮的。
所以只要趕上飯點,那飯菜肯定是熱乎的,肯定不會讓你沒飯吃。
只是吧,飯菜倒是熱乎了,可是這味道……屬實是一言難盡。
遇上廚子手藝好的驛站還好,能吃上較為滿足的一餐,唏哩呼嚕一頓美味下肚,吃飽了就去睡覺,美美的。
這當(dāng)然最好,可要是運氣不好,遇上廚子手藝一般般的驛站,甚至是有點差的,吃進(jìn)嘴里的食物沒有達(dá)到心理預(yù)期,心里就那個窩火??!
但是不吃,就沒得吃,驛站一般距離城池不會太近,不吃還得餓肚子,思來想去,那也只能皺著眉頭把肚子填飽,對付對付算了。
然后心情就很差。
當(dāng)然了,你要是自己想改善生活,想吃好的,沒問題,朝廷不攔著,但是那就屬于自己自費的范疇了。
朝廷管飯管住管飽,在這個范疇內(nèi)絕對免費,公款吃喝住宿,不要你花錢。
但是朝廷不管改善。
你要是想改善可以,只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抵達(dá)目的地完成公務(wù),這期間你想怎么改善,只要你自己花自己的錢,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朝廷不干涉。
官員也有自由消費的權(quán)利。
大明朝給官員的俸祿不算豐厚,反正肯定比不上宋廷給官員的優(yōu)厚俸祿,但是也有一點好,好就在于大明朝的俸祿基本上是給錢,可以直接使用花銷的錢,而不是用很多物品去折價。
之前歷朝歷代都有用一些珍稀物品算作俸祿的情況發(fā)生,或者是財政一時有些困難,或者是一些藏品堆積消耗不掉,就用來算作官員俸祿,進(jìn)行折價。
對于高級官僚當(dāng)然沒什么,算是錦上添花,他們很喜歡這些宮廷內(nèi)的奢侈品。
但是對于那些靠著俸祿過日子的小官小吏來說,就很要命了。
這些奢侈品往往不能直接食用,自家又用不上,他們還得找地方回收這些珍稀物品,換成錢再去買糧食和日常用品,平白多了很多步驟。
而且能收購這些奢侈品的渠道是有限的,一般都是特定的某些店鋪會收購這些奢侈品,有些時候一些小官甚至還要面臨惡意壓價的情況發(fā)生,又無力反抗,所以日子過的緊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