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宏興對明軍奇襲部隊下達了沖鋒的命令,麾下騎兵呼嘯而出。
他們直直地撲向了遭遇到的宋軍,避開了宋軍列下的軍陣,散開,利用騎兵的優(yōu)勢遠遠將宋軍軍陣圍住,使之不得脫。
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被包圍了,劉汜遂大驚失色。
他沒料到這支明軍竟然如此決然,而且騎兵數(shù)量如此之大,行動如此之快,居然快速完成了對他所部的合圍,切斷了他的退路。
壞了!
劉汜心中狂跳。
這一帶地勢平坦,本是興盛的農(nóng)業(yè)區(qū),黃河泛濫之后逐漸荒廢,長了不少雜草,但是這些雜草顯然不足以成為步軍抗擊騎兵的依仗,反而會成為騎兵包圍步兵的絕佳場所。
明軍騎兵人多勢眾,一人雙馬,機動性極強,遠遠圍成一個圈將宋軍軍陣圍住,被圍困的宋軍頓時進退兩難,看上去已經(jīng)無路可走。
然而劉汜也不是慫包,他也有自己的軍事能力。
以步制騎是每一個宋軍將領的必修課,不管這堂課學得好不好,能得到多少學分,都必須要學,相關(guān)知識必須要掌握,前輩們用血淚換來的經(jīng)驗,他們不管能否運用上,至少要知道。
比如面對騎兵的時候步軍絕對不能失去軍陣,這是以步制騎的前提。
于是劉汜快速讓軍隊結(jié)陣,并且快速組織了弓弩手的射擊阻敵,試圖利用步弓對騎弓的射程優(yōu)勢抵擋明軍騎兵的沖刺,拉開安全距離,然后緩緩驅(qū)動宋軍軍陣向后移動,逐漸后退到適合步兵作戰(zhàn)的地區(qū),以達到讓宋軍脫離困境的目的。
要達到這個目的,需要步兵訓練精熟,將領擅長指揮,這兩點劉汜都具備,所以他有一定的信心可以帶領軍隊脫困,離開這里。
奈何這支明軍的圍困戰(zhàn)術(shù)非常嫻熟,大部隊在外遠遠吊著,出動小股騎兵佯裝沖擊,卻及時避開宋軍軍陣,不玩硬碰硬,并且用騎兵用手弩射擊陣中宋軍。
一個上午的圍攻下來,明軍騎兵略有損失,宋軍也略有損失,總體態(tài)勢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馬宏興親自帶兵頂在宋軍的退路上,一旦宋軍試圖緩緩后退以達成突破束縛的戰(zhàn)略希望,馬宏興就帶領騎兵展開沖擊,一輪一輪的反復沖擊宋軍軍陣,就是不讓他得逞。
劉汜組織多次宋軍軍陣的后撤行動,始終被明軍騎兵的沖鋒阻擋,多次后撤不成,轉(zhuǎn)移位置的目標落了空,不僅沒有成功脫困,反而還極大地消耗了宋軍的體力和士氣。
劉汜心急如焚,眼睜睜看著宋軍試圖后退而不得,眼睜睜看著步軍體力大幅度消耗,卻沒有任何辦法。
而明軍騎兵數(shù)量大,且一人雙馬,一匹馬累了換另一匹,一群人累了換另一群人,輪換著休息、沖擊,始終保持著壓迫態(tài)勢,讓人和戰(zhàn)馬的體力都得到了保存。